《寄何记室》是南朝梁诗人王僧儒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诗的头两句,直抒思君不见的无限惆怅;中间两句描写秋天的夜景和因景而增的愁思;末两句运用神话故事,借羲和驾车去看友人,以消思愁。全诗用典自如,融情入景,情思真切。
思君不得见,望望(1)独长嗟(2)。
我思念您却不能相见,心中惆怅独自嗟叹。
夜风入寒水,晚露拂秋花。
夜风吹动寒冷的池水,晚露拂过秋日的黄花。
何由假日御(3),暂得寄风车。
怎样才能将替太阳驾车的羲和借来,暂且请他驾上风车把我带去见你。
(1)望望:心中怨望。
(2)长嗟:长叹。
(3)假日御:假,借。日御,传说中替太阳驾车的羲和。
《寄何记室》此诗具体的创作时间已不可考。王僧儒与何逊皆是南朝梁有名的诗人,同在朝廷作高官,又是东海郯(今山东郯城)同乡,常相交往,友情甚笃。离别之后,诗人萦怀不已,因作此诗寄何逊以表思念之情。
《寄何记室》诗的头两句,直抒思君不见的无限惆怅。“思君不得见,望望独长嗟。”诗人十分想念友人何逊,虽望穿秋水,但也没有机会能够见面,只有独自叹息不已。诗人的这种心情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人生谁也不能避免生离死别之苦,但生离比死别更苦,死别不过一阵痛哭,不会再存重见的希望,而生离却会因经常盼望而伤悲。正如杜甫在《梦李白》诗中说: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
三、四句描写秋天的夜景和因景而增的愁思。“夜风入寒水,晚露拂秋花。”秋夜里诗人站在湖边,寒风吹来,江河之水泛起了凉凉的涟漪,想着秋夜有了露珠,露珠滴下,畏霜的花草也会凋颜变色。这栗冽萧条的景象,既点明了愁思的时间,又会勾起诗人新的愁思。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才下眉头,却又上了心头。
后两句运用神话故事,借羲和驾车去看友人,以消思愁。“何由假日御,暂得寄风车。”这两句诗人有了新奇的想法,想要把羲和请来,乘坐他驾着的风车去看朋友。在“思君不得见,望望独长嗟”的矛盾无法解决的时候,幻想借羲和驾车,突破现实来达到访友的目的,以消除愁思。诗中运用这种浪漫主义的写法,表现了诗人的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