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意

梅尧臣 〔宋代〕 梅尧臣

月缺不改光,剑折不改刚。

月缺魄易满,剑折铸复良。

势利压山岳,难屈志士肠。

男儿自有守,可杀不可苟。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古意》是宋代诗人梅尧臣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前四句写范仲淹等人能坚持操守,能威武不能屈,是由于他们有崇高的品质;后四句写男儿要坚守志节,首先就得与习惯势力、权臣作斗争。作者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坚持政治操守、不为势利所屈、要坚定信心去争取胜利的情怀,激励范、欧等“志士”,同时亦在自励。此诗语言平易古朴,开了宋诗议论化、散文化的头。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月缺不改光,剑折不改刚。

月亮不会因为缺损而改变它的辉光,宝剑不会因为折断而改变它刚硬的本质。

月缺魄易满,剑折铸复良。

月亮缺了它的辉光很容易会盈满,宝剑折断经过重铸会再次复原。

势利(1)压山岳,难屈志士肠。

世俗的势力可以压倒山岳,却难以折服志士的心志。

男儿自有(2),可杀不可(3)

男儿自有持定的操守,可以被杀却不可以苟且安生。

注释

(1)势利:权势名利。

(2)守:节操。

(3)苟:随便,得过且过。

创作背景

《古意》此诗写于宋仁宗景祐四年(1037),时作者知建德县事。在这前一年,北宋朝廷发生了一次大的政治斗争。仲淹被贬饶州,范仲淹好友尹洙贬郢州监酒税,余靖贬筠州监酒税,欧阳修贬夷陵令。梅尧臣得知消息后写下此诗。

拼音版

yuèquēgǎiguāngjiànzhégǎigāng

yuèquēmǎnjiànzhézhùliáng

shìshānyuènánzhìshìcháng

nánéryǒushǒushāgǒu

作者简介

梅尧臣

梅尧臣

北宋诗人、官员,宋诗开山祖师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名宛陵,世称梅宛陵。少时应进士不第。历任州县官属。皇祐(1049—1054年)初期赐进士出身,授国子监直讲,官至尚书都官员外郎。曾预修《唐书》。诗风古淡,对宋代诗风的转变影响很大,与欧阳修同为北宋前期诗文革新运动领袖。有《宛陵先生文集》,又曾注释《孙子》。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