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
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
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
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
呜呼!君不见,西山衔木众鸟多,鹊来燕去自成窠。
《精卫》是明末清初诗人顾炎武创作的一首杂言古诗,此诗中作者以精卫自喻,借精卫鸟填海的精神,坚定地表示了自己舍身报国,不向清王朝屈服的决心。全诗采用对话的形式行文运笔,语言简洁明快,质朴自然,尽弃雕饰。细细读来,无论是诗中所弘扬的正义之气,还是诗歌所达到的艺术造诣,都有着强烈的感染力。
万事有不平,尔(1)何空自苦。
世间万事没有绝对的公平,你何必自寻无来由的烦恼?
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2)?
若只凭你这寸长的身躯,衔着木头填海要填到何时。
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
我愿意填平这东海,即便身体沉入海中心也绝不悔改。
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
只要大海没有被填平,我填海之心将永不泯灭。
呜呼!君不见,西山衔木众鸟多,鹊来燕(3)去自成窠(4)。
呜呼!你看不到,西山之上的飞禽虽衔木者众多,但都在自己忙着筑自己的巢歇息!
(1)尔:指精卫
(2)终古:永远。
(3)鹊来燕:鹊、燕:比喻无远见、大志,只关心个人利害的人。
(4)窠:鸟巢。
《精卫》此诗是顾炎武在三十六岁时,根据《山海经》关于精卫鸟的故事写成的。那时,反清复明的力量只剩下东南海隅和西南边陲微弱地持着,作者的很多好友也已在斗争中牺牲了。面对这一不利形势,诗人以精卫自喻,而作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