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塞》是唐朝诗人王昌龄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内容主要是慨叹远征之苦,良将之苦,体现出了诗人对家国的爱重和维护、对战争胜利的渴望与期盼以及对良将的信心。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到如今多少战士万里出征不见回还。
但使(1)龙城飞将(2)在,不教胡马(3)度阴山(4)。
倘若龙城的飞将卫青如今还在,一定不会让敌人的铁蹄踏过阴山。
(1)但使:只要。
(2)龙城飞将:汉朝名将李广。这里泛指英勇善战的将领。也有人说是指卫青。
(3)胡马:指侵扰内地的外族骑兵。
(4)阴山:崑崙山的北支,起自河套西北,横贯绥远、察哈尔及热河北部,是中国北方的屏障。
《出塞》是王昌龄早年赴西域时所作。王昌龄所处盛唐,所以在其边塞诗中,多能体现一种慷慨激昂的向上精神,和克敌制胜的强烈自信。但是频繁的边塞战争,也使人民不堪重负,渴望和平,《出塞》正是反映了人民的这种和平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