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南·汉广

诗经 〔先秦〕 诗经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之子于归,言秣其马。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之子于归,言秣其驹。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周南·汉广》是中国古代现实主义诗集《诗经》中的一首诗,这是男子追求女子而不能得的情歌。抒情主人公钟情一位美丽的姑娘,却始终难遂心愿,情思缠绕,无以解脱。面对浩渺的江水,他唱出了这首动人的诗歌,倾吐了满怀惆怅的愁绪。全诗人物形象生动,诗意逻辑严密。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2)乔木(3),不可休思(4)汉有游女(5),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6),不可(7)思。

南有大树枝叶高,树下行人休憩少。汉江有个漫游女,想要追求只徒劳。浩浩汉江多宽广,不能泅渡空惆怅。滚滚汉江多漫长,不能摆渡空忧伤。

翘翘(8)错薪(9)言刈其楚(10);之子于归(11),言(12)其马。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杂树丛生长得高,砍柴就要砍荆条。那个女子如嫁我,快将辕马喂个饱。浩浩汉江多宽广,不能泅渡空惆怅。滚滚汉江多漫长,不能摆渡空忧伤。

翘翘错薪,言刈其(13);之子于归,言秣其(14)。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杂草丛生乱纵横,割下蒌蒿作柴薪。那个女子如嫁我,快饲马驹驾车迎。浩浩汉江多宽广,不能泅渡空惆怅。滚滚汉江多漫长,不能摆渡空忧伤。

注释

(1)周南:《诗经》“十五国风”之一,共计十一篇。

(2)南:南方,周人所谓的南,即今东起淮水中下游两岸,南至汉水、长江中下游地区。

(3)乔木:高大的树木。

(4)休思:休,休息。思,一作“息”,语尾助词。

(5)汉有游女:汉,汉水,长江支流之一。游女:出游的女子,一说指汉水女神。

(6)江之永矣:江,江水,即长江。永:长。

(7)方:通“泭”,用竹木编成筏子。此处用作动词,用木筏渡水。《鲁诗》“方”作“舫”,小舟。

(8)翘翘:本指鸟尾上的长羽,比喻杂草丛生;或以为指高出貌。

(9)错薪:丛杂的柴草。古代嫁娶必以燎炬为烛,故《诗经》嫁娶多以析薪、刈楚为兴。

(10)言刈其楚:言,语助词。刈(yì):割取。楚:灌木名,即牡荆。

(11)于归:古代女子出嫁。

(12)秣:用谷草喂马。

(13)蒌:蒌蒿,也叫白蒿,一种生在水边的草,嫩时可食,老则为薪。

(14)驹:小马。

创作背景

《周南·汉广》产生于周代江汉流域。关于此诗的主旨,《毛诗序》曰:“《汉广》,德之所及也。文王之道被于南国,美化行乎江汉之域,无思犯礼,求而不可得也。”历代学者多认为这是一首樵夫咏唱的恋歌。主人公在砍柴的时候,高大的乔木和浩淼的江水引动了他的情思,想到心中爱慕的难以追求到的姑娘,心中无限惆怅,就唱出了这首恋歌。也有人认为这是劝告周家子弟不要追逐南方女子的训诫诗。

拼音版

zhōunán··hànguǎng广

nányǒuqiáoxiūhànyǒuyóuqiúhànzhīguǎng广yǒngjiāngzhīyǒngfāng

qiàoqiàocuòxīnyánchǔzhīguīyánhànzhīguǎng广yǒngjiāngzhīyǒngfāng

qiàoqiàocuòxīnyánlóuzhīguīyánhànzhīguǎng广yǒngjiāngzhīyǒngfāng

作者简介

诗经

诗经

中国最早诗歌总集

《诗经》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