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绿峨峨,纤琼皎皎,倒压波浪清浅。过眼年华,动人幽意,相逢几番春换。记唤酒寻芳处,盈盈褪妆晚。
已消黯,况凄凉近来离思,应忘却明月,夜深归辇。荏苒一枝春,恨东风人似天远。纵有残花,洒征衣、铅泪都满。但殷勤折取,自遣一襟幽怨。
《法曲献仙音·聚景亭梅次草窗韵》是宋末词人王沂孙创作的一首咏梅词,上阕写昔日聚景园梅花之盛,以表达对故国的深切眷恋。下阕通过对聚景园的今昔对比,追怀亡宋故国。全词从聚景园感叹国家兴亡,并以梅贯穿全篇,看似吊梅,实为吊宋,咏梅以寄怀,抒写亡国之痛。
层绿(2)峨峨(3),纤琼(4)皎皎(5),倒压(6)波浪清浅。过眼年华,动人幽意(7),相逢几番(8)春换。记唤酒(9)寻芳处,盈盈(10)褪妆(11)晚。
长满绿苔的梅树层层叠叠,点点白梅如皎皎细玉,素洁典雅,倒压湖面,一池绿波更觉清浅。年华瞬逝,但你动人的幽意依然如故,再次重逢已是几度春光易换。曾记得与朋友一起畅饮,探访芳景的情形,而美丽的梅花却久开不败,好像盈盈盛妆的美人迟迟不愿卸妆。
已消黯(12),况凄凉近来离思,应忘却明月,夜深归辇(13)。荏苒(14)一枝春(15),恨东风人似天远。纵有残花,洒征衣(16)、铅泪(17)都满。但殷勤(18)折取,自遣(19)一襟幽怨。
往日的乐事已消黯,更何况近日心境凄然,快要忘记了以前明月下金辇深夜归去的美好情景,报春的梅花已渐渐凋零,最可恨这东风匆匆归去,故人却依然在天涯。纵然有点点残花还在,却依依都飘落到衣襟上,这不禁让人想起了物是人非的铅泪。还是深情地折下一枝梅独自品尝,聊且排遣一下心中的幽怨与哀伤吧。
(1)聚景亭:杭州聚景园内的香雪亭,在西湖之东。
(2)层绿:重重叠叠长满绿苔的梅枝。
(3)峨峨:高耸的样子。
(4)纤琼:纤细娇弱的白梅。
(5)皎皎:润泽洁白的样子。
(6)倒压:倒映贴近。
(7)幽意:幽静的意趣。
(8)几番:几度。
(9)唤酒:相约饮酒。
(10)盈盈:形容女子容貌端庄秀丽。此处喻白梅。
(11)褪妆:指梅花凋谢。
(12)已消黯:那往日欢乐已在记忆中黯然消逝。
(13)归辇:游园归来的銮驾。此处暗指南宋盛时帝王临幸而归。
(14)荏苒:指柔弱的样子。
(15)一枝春:指梅花。
(16)征衣:远游在外穿的衣服。
(17)铅泪:眼泪。
(18)殷勤:情意浓厚。
(19)遣:排遣。
《法曲献仙音·聚景亭梅次草窗韵》这是一首唱答词,大约作于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1286),这一年作者在杭州,与戴表元、周密等人曾在杨氏祠堂宴集,随后各自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