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在钱塘江上住,花落花开,不管流年度。燕子又将春色去,纱窗一阵黄昏雨。
斜插犀梳云半吐,檀板清歌,唱彻黄金缕。望断行云无去处,梦回明月生春浦。
《黄金缕·家在钱塘江上住》是北宋词人司马槱所作的一首词。词人在词中通过梦境与幻觉描绘了一位青楼女子以及词人和这位女子的爱恋故事。上片词人以女子自叙的口气,介绍其住所和行状,暗示出她的身份,实际是追忆当年与伊人相见时的情景;下片刻画女子的外貌和演唱时的场面。全词恍惚迷离,缠绵排恻。
家在钱塘江(1)上住,花落花开,不管流年度(2)。燕子又将春色去,纱窗一阵黄昏雨。
我的家乡就在那繁华的钱塘江畔,花开花落任凭岁月时光流逝,燕子又要把美好的春光带走了。黄昏时纱窗外下起一阵潇潇细雨。
斜插犀梳(3)云半吐(4),檀板(5)清歌,唱彻黄金缕。望断行云无去处,梦回明月生春浦(6)。
犀梳斜插头上云鬟半垂鬓边,檀板响彻唱遍清丽的歌曲,望断高空白云不知渐渐飘泊何处。梦醒后皎洁的明月从春江江畔冉冉升起。
(1)钱塘江:旧称浙江。词中代指东南名都杭州。
(2)不管流年度:任凭年华虚度。
(3)犀梳:犀牛角做的梳子。
(4)云半吐:形容梳子插在发上,像乌云吐出半个月亮一样。·
(5)檀板:木做的拍板。
(6)春浦:春天的水边渡口。
关于《黄金缕·家在钱塘江上住》这首词的创作背景,有许多离奇的传说。据张耒《柯山集》载,词人登第后赴任关中,途中一日昼寝,梦见一位古装美人恍惚进入帘幕中,执檀板为她演唱这首词的上片,歌阕而去,词人醒来续成下片。另据何道《春堵纪闻》,谓这首词下片为秦觏所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