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天暮雪》是元代诗人陈孚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前四句重在写景,写乘船行于江中,傍晚遇到雪时的情景;后四句重在写人,江中渔翁躺在船上,放任船漂流,渐隐于暮雪之中。全诗动、静相同,意境高远,于浩浩苍茫中寓足了清逸神妙的韵致,抒发诗人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深切感悟,寄托了自己淡泊闲远的心志。
长空卷玉花(1),汀洲(2)白浩浩(3)。
万里长空飘卷着如玉般的雪花,水中的小洲积雪洁白如银。
雁影不复见,千崖暮(4)如晓。
南去的大雁早巳不见踪迹,黄昏时层叠的山崖同早晨一样光明。
渔翁寒欲归,不记巴陵(5)道。
渔翁感到了寒冷想要归去,但回巴陵的道路已分辨不清。
坐(6)睡船自流,云深一蓑(7)小。
因为渔翁乏困自任孤舟漂流,白云深处闪出一点蓑衣背影。
(1)玉花:雪花,化用梁昭明太子《黄钟十一月启》中“玉雪开六出之花”意。
(2)汀洲:水中小片陆地。
(3)浩浩:广大貌。
(4)暮:黄昏,傍晚。
(5)巴陵:今湖南岳阳市。
(6)坐:因为。
(7)蓑:蓑衣,雨具名,多以蓑草(即龙须草)制成。这里代指渔翁。
《江天暮雪》该诗具体创作年份未知,诗人出使安南途经湖南橘子洲时看到眼前的景象,是为潇湘八景之一的江天暮雪,逐写下此诗。
这首《江天暮雪》为《潇湘八景》中之景,独立成章。
首联在大处落笔,小处着眼,气度不凡,渲染天上地下万里雪飘之景,“长空”与“汀洲”分别扣住诗题中“天”“江”二字,由上往下,有动有静地进行描写,在总体性的渲染中,以“卷玉花”三字做细处特写。诗人用“卷”字尤其生动地表现了大雪纷飞的景象。
颔联是说天寒地冻,不再有大雁掠过的身影。雪花飘洒,银装素裹的千峰万崖,到了傍晚却因白雪反而映如天明。诗人这两句继续大手笔地描摹江天暮雪的不凡气度。写“千崖”,足见视野之广,心胸之阔。诗人抓住了“暮雪”所特有的那种光照色调,写出了雪光映射,暮时变晓的半幽半明。
颈联将笔触由江天雪景转到孤舟渔翁,以他来点活全幅画面。天气寒冷,渔翁欲归,但大雪蔽江,竟一时难辨归路,于是,渔翁干脆“坐睡”任船“自流”,那船越行越远,渐隐于暮雪之中。
尾联用笔轻轻一点, 意境全出,“船自流”的结果,是在视野中留下了一抹渐行渐杳的痕影,这一余韵袅袅的结尾,增添了画面的动感与纵深感,传现出“江天暮雪”全景清逸超妙的风韵。
《江天暮雪》这首诗描写乘船行于江中,傍晚遇到雪时的情景。以五言写来既玲珑剔透,又气势磅礴。诗人在大与小、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处理上独具匠心。这一幅江天暮雪图中,不仅有“长空卷玉花”,也有皓洁一片的白汀洲,既浏览千山万崖的暮雪晓色,又点缀“孤舟蓑笠翁”的晚归迷途。有阔如江天,更有小若蓑舟。诗人以“长空”起笔,以“云深”收思。看雪花飞卷,想蓑翁飘远。着墨不多而情韵悠长,实取柳宗元《江雪》之境界,并添李白“长江天际流”之气魄,堪称冬景雪情诗作之最。
《江天暮雪》全诗首尾映照,动静相间,意境高远,于浩浩苍茫中寓足了清逸神妙的韵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