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天暮雪

陈孚 〔元代〕 陈孚

长空卷玉花,汀洲白浩浩。

雁影不复见,千崖暮如晓。

渔翁寒欲归,不记巴陵道。

坐睡船自流,云深一蓑小。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江天暮雪》是元代诗人陈孚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前四句重在写景,写乘船行于江中,傍晚遇到雪时的情景;后四句重在写人,江中渔翁躺在船上,放任船漂流,渐隐于暮雪之中。全诗动、静相同,意境高远,于浩浩苍茫中寓足了清逸神妙的韵致,抒发诗人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深切感悟,寄托了自己淡泊闲远的心志。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长空卷玉花(1)汀洲(2)浩浩(3)

万里长空飘卷着如玉般的雪花,水中的小洲积雪洁白如银。

雁影不复见,千崖(4)如晓。

南去的大雁早巳不见踪迹,黄昏时层叠的山崖同早晨一样光明。

渔翁寒欲归,不记巴陵(5)道。

渔翁感到了寒冷想要归去,但回巴陵的道路已分辨不清。

(6)睡船自流,云深一(7)小。

因为渔翁乏困自任孤舟漂流,白云深处闪出一点蓑衣背影。

注释

(1)玉花:雪花,化用梁昭明太子《黄钟十一月启》中“玉雪开六出之花”意。

(2)汀洲:水中小片陆地。

(3)浩浩:广大貌。

(4)暮:黄昏,傍晚。

(5)巴陵:今湖南岳阳市。

(6)坐:因为。

(7)蓑:蓑衣,雨具名,多以蓑草(即龙须草)制成。这里代指渔翁。

创作背景

《江天暮雪》该诗具体创作年份未知,诗人出使安南途经湖南橘子洲时看到眼前的景象,是为潇湘八景之一的江天暮雪,逐写下此诗。

拼音版

jiāngtiānxuě

chángkōngjuǎnhuātīngzhōubáihàohào

yànyǐngjiànqiānxiǎo

wēnghánguīlíngdào

zuòshuìchuánliúyúnshēnsuōxiǎo

作者简介

陈孚

陈孚

元代诗人、藏书家、学者

陈孚(1240—1303),字刚中,号笏斋。临海(今属浙江)人。元世祖至元(1264~1294年)年间为河南上蔡书院山长。后历任翰林国史院编修官、礼部郎中、台州路总管府治中等职,但因为是南人,颇遭廷臣排斥。曾出使安南。为官能关心民生疾苦,晚年因救灾劳瘁而死。其诗骨格遒劲,不事雕琢,郁勃忠义之气。有《观光稿》《交州稿》《玉堂稿》。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