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霜初著青林,望中故国凄凉早。萧萧渐积,纷纷犹坠,门荒径悄。渭水风生,洞庭波起,几番秋杪。想重涯半没,千峰尽出,山中路、无人到。
前度题红杳杳。溯宫沟、暗流空绕。啼螀未歇,飞鸿欲过,此时怀抱。乱影翻窗,碎声敲砌,愁人多少。望吾庐甚处,只应今夜,满庭谁扫。
《水龙吟·落叶》是南宋词人王沂孙所作的一首词,词的上片着力于写景,下片重在抒情。 词人运用娴熟的笔法,使主观和客观融洽,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使其故国之思表达得自然而深刻,表现了词人在南宋末期对现实难排的抑郁之情和凄凉境地。
晓霜(1)初著(2)青林,望中(3)故国(4)凄凉早。萧萧渐积(5),纷纷犹坠(6),门荒径悄(7)。渭水风生(8),洞庭波起(9),几番秋杪。想重涯半没,千峰尽出(10),山中路、无人到。
早上的霜露刚刚附着在青绿的树林上,视野中故国也早是一片凄凉之景。地上的落叶渐渐积累,树上的叶子也纷纷欲坠落,门前荒芜,路径悄悄。渭水秋风起,洞庭湖波涌,几次暮秋了。想来重重叠叠的山上已经落满树叶,千峰尽是万木凋零之景,山上的路,没有人可以到。
前度题红(11)杳杳。溯宫沟(12)、暗流空绕。啼螀未歇,飞鸿(13)欲过,此时怀抱。乱影翻窗(14),碎声(15)敲砌(16),愁人多少。望吾庐(17)甚(18)处,只应(19)今夜,满庭谁扫(20)。
从前题红之事已不再见,顺着官沟而上,暗流空绕。蝉啼叫还没有停歇,鸿雁欲过,此时的怀抱是悲伤的。树叶杂乱地落于窗前,落叶掉落在台阶上发出声音,多少愁苦之人。望我家在何处。只是今夜,满庭的落叶谁来扫。
(1)晓霜:早上的霜露。
(2)著:附著。
(3)望中:视野之中。
(4)故国:指南宋故地。
(5)萧萧渐积:化用唐·杜甫《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之句。萧萧:草木摇落之声。
(6)纷纷犹坠:意谓落叶片片飘坠。化用宋·范仲淹《御街行·秋日怀旧》「纷纷坠叶飘香砌」之句。
(7)门荒径悄:意谓落叶掩埋了门庭路径,一片荒凉寂静。
(8)渭水风生:化用贾岛、周邦彦诗词写落叶。唐·贾岛《忆江上吴处士》:「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宋·周邦彦《齐天乐·绿芜凋尽台城路》:「渭水西风,长安乱叶,空忆诗情婉转。」
(9)洞庭波起:化用战国楚·屈原《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句描写落叶。
(10)尽出:全是。
(11)题红:指红叶题诗事。
(12)宫沟:皇宫之逆沟。
(13)飞鸿:指鸿雁。
(14)乱影翻窗:树叶乱落于窗前。
(15)碎声:此指落叶之声。
(16)砌:台阶。
(17)吾庐:我的家。
(18)甚:何。
(19)只应:只是。
(20)满庭谁扫:意谓无人扫落叶。
陈廷焯在《词则》中云:“其有慨于崖山乎?”据史料记载,宋端宗于景炎三年(公元1278年)4月不慎落入海中而受惊吓,又目睹一直保护自己的亲密大臣江万载为救自己被狂风海浪吞没,惊病交加而死。赵昺被陆秀夫,张世杰、江万载之子江钲于同月在冈州拥立为帝,史称宋少帝。五月,宋少帝改年号为“祥兴”,六月,迁居到崖山(今广东省新会县南),九月,将宋端宗葬于崖山。祥兴二年(1279年),陆秀夫与宋少帝一同投海殉国。又据詹安泰考证,“啼螀未歇,飞鸿欲过,此时怀抱”三句指明了宋少帝未投海,而“望吾庐何处”句则说明此词为杭州陷落后,宋军于崖山死守时作,也就是说此词应作于祥兴元年至二年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