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西风门径,黄叶凋零,白云萧散。柳换枯阴,赋归来何晚。爽气霏霏,翠蛾眉妩,聊慰登临眼。故国如尘,故人如梦,登高还懒。
数点寒英,为谁零落,楚魄难招,暮寒堪揽。步屧荒篱,谁念幽芳远。一室秋灯,一庭秋雨,更一声秋雁。试引芳樽,不知消得,几多依黯。
《醉蓬莱·归故山》是宋末词人王沂孙创作的一首词,词的上片描写了词人回到故乡,正值秋意盎然,然而他却无意登高游赏,因为身边已经没有亲朋;词的下片借菊花的零落,表达对故国的寄思,借秋景的罗列,反映晚年的孤寂。全词含蕴丰富,感情深刻,作者复杂而隐微的愁绪在词中婉转流露。
扫西风门径(2),黄叶凋零,白云萧散。柳换枯阴(3),赋归来(4)何晚。爽气霏霏(5),翠蛾眉妩(6),聊慰登临眼。故国如尘(7),故人如梦,登高还懒。
西风阵阵扫过门径,枯黄的树叶随风飘零,白云稀稀疏疏地飘浮在天空中。柳叶到了秋天衰败了,辞官归乡太晚。山中弥漫着清新的空气,苍翠的远山像美女的娥眉,还可以聊且慰藉一下我登临的双眼。故国如尘土般覆灭,亲朋友人都已失散,还有什么心思登高呢?
数点寒英(8),为谁零落,楚魄难招(9),暮寒堪揽。步屧(10)荒篱,谁念幽芳远。一室秋灯,一庭秋雨,更一声秋雁。试引芳樽,不知消得(11),几多依黯(12)。
数朵菊花,为谁飘落?楚王的魂魄难以招回,晚上又寒气袭人。散步在荒凉的篱笆前,谁还念及幽远的花香?屋子里孤灯一盏,秋雨飘落,又一声秋雁叫,想以酒解愁,但又怕醉了,解不了复杂而隐微的愁绪。
(1)醉蓬莱:据《渑水燕谈录》载,宋仁宗时,教坊进新曲《醉蓬莱》,柳永应制作词。双调九十七字,前后片各四仄韵。前片第一、第五、第八三句,后片第六、第九两句,皆上一、下四句法。
(2)扫西风门径:首句倒装,意即“西风扫门径”。
(3)柳换枯阴:指柳叶经秋而枯败。
(4)赋归来:辞官归乡。
(5)爽气霏霏:山中弥漫着清新空气,语出《世说新语·简傲》:“西山朝来,致有爽气”。霏霏:纷纷。
(6)翠蛾眉妩:形容苍翠的远山像美女的娥眉。
(7)故国如尘:指故国宋室江山灰飞烟灭。
(8)寒英:菊花。
(9)楚魄难招:《楚辞》有招魂一篇,一般认为是屈原为招楚怀王来归而作。
(10)步屧:漫步。屧:木板拖鞋。
(11)消得:消除、消解。
(12)依黯:复杂而隐微的愁绪。
王沂孙在元朝初年(公元1290年左右)曾出任学官,后解除“庆元路学正”职事到故乡绍兴。词人归乡之心情颇为复杂,事元非其所愿,他仍然对南宋故国怀有感情,《醉蓬莱·归故山》这首词便是词人在归乡期间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