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皇甫别驾往开州

李攀龙 〔明代〕 李攀龙

衔杯昨日夏云过,愁向燕山送玉珂。

吴下诗名诸弟少,天涯宦迹左迁多。

人家夜雨黎阳树,客渡秋风瓠子河。

自有吕虔刀可赠,开州别驾岂蹉跎。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送皇甫别驾往开州》是明代诗人李攀龙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首联紧扣诗题,交待了送别的季节和人物。颔联一赞一慰,把才人遭贬事作轻描淡写,已见豁达;颈联写想象中友人行路的艰辛和一路的凄凉景象;尾联诗人以吕虔赠刀的典故来勉励友人,表示相信友人定能再振宏图而不会蹉跎岁月,浪费时光,无所作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皇甫别驾遭贬谪的同情,但更多的是诗人对朋友安慰和鼓励。全诗基调高亢,雄浑沉雄,词语俊美。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衔杯(3)昨日夏云过(4),愁向燕山(5)玉珂(6)

初秋之际的昨日,天气微凉,我设酒为您饯行,今日在京城为您送行,心中难免悲愁万分。

吴下(7)诗名诸弟(8)少,天涯(9)宦迹左迁(10)多。

皇甫四兄弟,诗名才气很高,为吴中少有。可是进入仕途却不顺利,屡遭贬谪,历经坎坷。

人家夜雨黎阳(11)树,客渡秋风瓠子河(12)

您赴任渡过黄河,孤身独行,道经黎阳、瓠子口。耳听夜雨滴树,目视秋风动水,行路艰辛。

自有吕虔刀可赠,开州别驾岂蹉跎(13)

您定会受到开州知府的倚重,像当年吕虔倚重王祥一样,别嫌别驾官小而感到失意。

注释

(1)皇甫别驾:指明代诗人皇甫汸(1498—1583),字子循,号百泉,长州(今江苏省吴县)人,与其兄皇甫冲、皇甫淳、其弟皇甫濂在当时诗坛上著称,被誉为“皇甫四杰”,其中以皇甫汸为最,皇甫汸曾由吏部司勋郎贬开州同知,同知即别驾,其实唐以后别驾之名已废,此诗人以别驾之名代指皇甫访任开州同知,故称皇甫别驾。

(2)开州:治所在今河南濮阳。

(3)衔杯:指饮酒。衔:含。

(4)夏云过:指夏天已经过去。

(5)燕山:山名,在河北北部。这里指送别地。

(6)玉珂:本指马勒上的饰品,此借指将上马出行的皇甫访。

(7)吴下:指苏州。

(8)诸弟:指黄甫四兄弟。

(9)天涯:极远之地,这里指开州。

(10)左迁:贬官。

(11)黎阳:古县名,故城在今河南浚县东北。

(12)瓠子河:在今河南濮阳县南。

(13)自有吕虔刀可赠,开州别驾岂蹉跎:三国魏徐州刺史吕虔有佩刀,相士说佩此刀者可作三公,吕虔即以赠别驾王祥,后果登高位。王祥临终又以此刀赠王览。这两句谓皇甫汸会有腾达的机会,不会在开州同知谪任上久困的。蹉跎:失时,虚度岁月。

创作背景

《送皇甫别驾往开州》约作于嘉靖二十四年(1545)至嘉靖三十一年(1552)之间,诗人任京官时。当时友人皇甫别驾遭贬赴开州同知,诗人为他饯行,写诗赠之。

拼音版

sònghuángbiéjiàwǎngkāizhōu

xiánbēizuóxiàyúnguòchóuxiàngyànshānsòng

xiàshīmíngzhūshǎotiānhuànzuǒqiānduō

rénjiāyángshùqiūfēng

yǒuqiándāozèngkāizhōubiéjiàcuōtuó

作者简介

李攀龙

李攀龙

明代著名文学家,后七子领袖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嘉靖进士,官至河南按察使。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文学观点和创作风格大体上与前七子相同。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著有《沧溟集》。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