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梦》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诗写乡思萦怀、梦魂颠倒的心境和不得归乡的憾恨,诗的上四句叙事,写身未得归;下四句述梦,写魂未得归。全诗虚实相间,相互映衬,从而更增加了诗歌的感染力,感人至深。
道路时(1)通塞(2),江山(3)日寂寥(4)。
时下恰逢战乱,道路时通时堵,江山的气象一天天地冷落萧条。
偷生(5)唯(6)一老(7),伐叛(8)已三朝(9)。
苟且偷生,四处漂泊只有我这一位老人,如今兴兵伐叛已经历了三朝。
雨急青枫(10)暮(11),云深(12)黑水(13)遥(14)。
归梦中风骤雨急,一片昏暗看不清湘水两岸苍翠的枫树,归梦中云层浓厚,看不见那黑水在远方漂流。
梦魂(15)归(16)未(17)得,不用楚辞招。
我的魂魄至今不能返回长安,仍在楚地飘游,哎,算了吧!用不着再作楚辞以招魂魄。
(1)时:有时。
(2)通塞:通畅与阻塞。
(3)江山:本指江河山岳,借指国家疆土、政权。
(4)寂寥:冷落萧条。
(5)偷生:苟且求活。
(6)唯:独,仅,只有。
(7)一老:一位老人。是作者自谓之语。
(8)伐叛:指讨伐乱臣贼子,指安禄山、史思明、仆固怀恩和吐蕃等。
(9)三朝:指玄宗、肃宗、代宗三朝。
(10)青枫:苍翠的枫树。青,深绿色。
(11)暮:如入夜昏暗不清
(12)云深:指积云浓厚。深:色彩浓。
(13)黑水:水名,在秦地。
(14)遥:飘荡。
(15)梦魂:一作“梦归”,古人以为人的灵魂在睡梦中会离开肉体,故称“梦魂”。
(16)归:指回归朝廷。
(17)未:不。
《归梦》这首诗作于大历三四年(768—769年)间。杜甫已近迟暮之年,身多疾病,受尽了流离漂泊之苦。此时,诗人漂泊湖湘间,流落屈原当年被流放之地,心中时时萦绕着屈原的形象。在湘南这偏僻荒凉的南蛮之地,诗人更是归心似箭。然战乱断续,难作北归之计,反而要“从此更南征"。时世之感、身世之叹、乡关之思,郁结于心,而成归梦,于是作下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