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齿落》是南宋词人辛弃疾所创作的一首词,这是一首嬉笑怒骂的讽刺词作,上片以齿刚不牢,舌柔难挫为喻,反映当时黑暗败坏的现实;下片则是对谤毁诬陷自己的人的辛辣讽刺与无情嘲骂。全词戏谑调侃,诙谐,作者虽然近于开玩笑,但却表达了一种深深的感慨:刚直者为世俗不容,奸佞奉承者却活得很好。
刚者(1)不坚牢,柔底(2)难摧挫(3)。不信张开口了看,舌在牙先堕(4)。
坚硬的东西并不牢靠,柔软的东西却难以摧折毁掉。不信张开口角往里瞧,滑舌灵活牙却先落了。
已阙(5)两边厢,又豁(6)中间个。说与儿曹(7)莫笑翁,狗窦从君过(8)。
两旁的牙齿已离槽,中间的大牙又见少。说与孩儿莫笑我年老,牙齿的孔穴任凭你们来回跑。
(1)刚者:坚硬的,此指牙齿。
(2)柔底:一作“柔者”,又作“柔的”,意思是柔软的东西。
(3)摧挫:摧折,毁坏。
(4)堕:掉,落。
(5)阙:空。
(6)豁:残缺。
(7)儿曹:儿辈,儿童们。
(8)狗窦从君过:这是与儿童开玩笑的话。狗洞任由你们从这里通过。此处把缺的门牙比作狗洞。狗窦,狗洞。窦,孔穴。过,任凭之意。
《卜算子·齿落》此词创作于孝宗淳熙八年(公元1181年),辛弃疾被罢官后到上饶带湖一带隐居。
南归以来数十年,眼见刚强不阿的正直爱国者,一个个被从政治舞台,上打了下来,如力主北伐的张浚,如拒不执行妥协、误国命令的虞允文,如作者自己和他的战友。而以圆滑的投降理论取媚最高统治者的主和派人物,则被委以高职,官运亨通,富贵长存。这是谁也改变不了的“政治”。于是辛弃疾只好用嘲笑去反抗,把最深的愤恨化作辛辣的戏谑、幽默风趣的揶揄,在嬉笑嘲弄之中寄寓严肃的内容,于是写下这首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