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白少府送兵之陇右》是唐代诗人高适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写白少府送兵之事,首联点出送别,颔联写问别,颈联写别时情景,尾联写别时慰勉,借以表达自己立功边陲的愿望。格调激昂雄壮,与诗人憔悴失意时的送别之作颇不相同。诗作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践更(3)登陇首(4),远别指临洮(5)。
白少府带领戍卒将去陇右,行将分手远别,直奔临洮。
为问关山事(6),何如(7)州县劳(8)。
试问关山送兵之事,与在州县劳苦相比怎样?
军容随赤羽(9),树色(10)引青袍(11)。
士兵们身带赤羽之箭,使行进的军容更为雄壮,满山的树色青青,使身着青袍的白少府更为威武。
谁断单于臂(12),今年太白(13)高。
料想谁可俘虏匈奴强虏,将星高照,此行定能击败匈奴。
(1)白少府:名未详。
(2)陇右:指唐开元元年(713年)所置之陇右节度使,治鄯州(今青海乐都县),辖境相当今甘肃东南部及青海省青海湖以东地区。
(3)践更:古代服徭役时,轮到的人可以出钱雇人代替。受钱代人服役,叫“践更”。此指服役的士卒。
(4)陇首:陇山,在今陕西省陇县西北。
(5)临洮:郡名,原称洮州。天宝元年更名为临洮郡,治所在今甘肃临潭,属陇右节度使。
(6)关山事:指从军于关山隘口行役之事。
(7)何如:何及,哪赶得上。
(8)州县劳:任州县劳顿之职。
(9)赤羽:赤色旗帜。
(10)树色:指树木的青绿色。
(11)青袍:指县尉之服。唐代不同级别的官员穿不同服色。
(12)断单于臂:即斩断单于的右臂。语出《史记·大宛列传》:张骞说武帝曰:“今单于新困于汉,而故浑邪地空无人。蛮夷俗贪汉财物,今诚以此时而厚币赂乌孙,招以益东,居故浑邪之地,与汉结昆弟,其势宜听,听则是断匈奴右臂也。”单于:匈奴最高首领的称号,此指敌酋。古时地理方位,如面向南,则西为右,东为左。匈奴在北,面南,则西为右,故曰断其右臂。
(13)太白:星座名,古时认为是将星。
《送白少府送兵之陇右》这首诗是唐天宝十一载(752年)秋冬之际,高适离开长安,赴任陇右节度使哥舒翰幕中掌书记的途中,经陇山时所作。高适遇到向临洮送兵的白少府,看到浩浩荡荡的新兵队伍,不禁作下这首诗表达立功边塞的强烈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