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影摇红·毛荷塘生日留京不归赋以寄意

吴文英 〔宋代〕 吴文英

西子西湖,赋情合载鸱夷棹。断桥直去是孤山,应为梅花到。几度吟昏醉晓。背东风、偷闲斗草。乱鸦啼后,解佩归来,春怀多少。

千里婵娟,茂园今夜同清照。樱脂茸唾听吟诗,争似还家好。昵昵西窗语笑。凤云深、琼箫缥缈。愿春如旧,柳带同心,花枝压帽。

复制 复制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文学赏析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烛影摇红·毛荷塘生日留京不归赋以寄意》是宋代词人吴文英为好友毛荷塘创作的祝寿词。此词梦窗以“骚体造境”托喻法祝寿。上片以毛荷塘在西湖寻花问草喻其在京城如鱼得水;下片以美人盼归托喻朋友间问切并致祝寿意。全词引经据典,排比铺叙,多用比喻,寄意夜深共同望月以慰想念之情,意既深婉,娓娓动人。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西子(3)西湖,赋情合载鸱夷(5)(4)断桥直去是孤山(6),应为梅花到。几度吟昏醉晓。背东风、偷闲斗草(7)。乱鸦啼后,解佩(8)归来,春怀多少。

像西子一样美丽的西湖,使毛荷塘象隐居后的范蠡一样荡桨其中,载酒赋诗,乐而忘返。甚至连自己的生日也不愿回家来过。荷塘泛舟游湖,为探寻梅花的踪迹,从断桥经白堤直抵孤山寻访。荷塘多次去湖畔吟咏醉歌,玩得通晓达旦。有时,又在和煦的春风吹拂下趁空偷闲,与女孩子们在湖边斗草嬉戏。黄昏时候,毛荷塘与聒噪的归鸦一样,兴尽后倦游而归。不知道荷塘有没有象郑交甫那样遇到仙子解佩以赠,怀中不知藏了多少爱情信物。

千里婵娟(9)茂园(10)今夜同清照。樱脂(11)茸唾(12)听吟诗,争似还家好。昵昵(13)西窗语笑。凤云深、琼箫(14)缥缈。愿春如旧,柳带同心,花枝压帽。

今夜月白风清,你在苏州的亲人将同你一起共享这清明晶莹的月光。荷塘“留京不归”,在西湖游玩,定有歌妓在傍陪伴,或是倚偎怀中,听你轻吟浅唱,或是抛樱桃,唾红茸,含情撒娇。这种风流韵事虽然快活,但是终究你还是回到家中享受着亲人的爱抚为好。你回家后可以与妻子倚偎在西窗下娓娓而谈别后趣事;也可以吹起云箫,让箫声缥缈,直飞九霄。希望你能象春光明媚一样保持美满家庭乐趣,夫妻俩可以在春阳下采来柳枝,编结出同心帽戴在两人头上,帽底下还可以插满花朵一起在家中花园游玩。

注释

(1)烛影摇红:词牌名,又名“玉珥坠金环”“忆故人”“秋色横空”等。以毛滂词《烛影摇红·送会宗》为正体,双调四十八字,前段四句两仄韵后段五句三仄韵。这里为双调九十六字,前段九句四仄韵后段九句五仄韵的变体。

(2)毛荷塘:词人好友。梦窗词集中有酬毛荷塘者七首。朱笺、杨笺皆未加注明。杨铁夫《吴梦窗事迹考》提到梦窗“与朋辈唱酬者”,举例甚多,并说“此不过将与京朝官酬酢者汇聚于此”。照此言,毛荷塘应属于“京官”之列。但在赠词中仅流露出一丝痕迹,主要写荷塘之“小隐”及其风流。

(3)西子:西施,此代指毛的意中人。

(4)鸱夷棹:范蠡舟,代指船只。

(5)鸱夷:范蠡助越王勾践打败吴王夫差后,功成身退,隐居五湖,自号“鸱夷子”。“鸱夷”是皮袋子,取其可伸缩之意。此以范蠡喻荷塘卸仕退居林泉。

(6)断桥直去是孤山:断桥、孤山,皆在杭州西湖。孤山在西湖,宋初隐士林逋居此植梅养鹤。

(7)斗草:此为古代女子或儿童一种用草比赛的游戏,词中指与意中人的嬉戏。

(8)解佩:用汉皋解佩故事。刘向《列仙传〉卷上“江妃二女”:江妃二女者,不知何所人也。出游江汉之湄,逢郑交甫,见而悦之,谓其仆曰:“我欲下请其佩。”交甫曰:“愿请子之佩。” 二女遂解佩与交甫。交甫悦受而怀之。趋去数十步,视佩,空怀无佩;顾二女,忽然不见。

(9)婵娟:指美貌女子。

(10)茂园:一本为“茂苑”,即茂陵,西汉司马相如曾家居于此。这里是指代荷塘在苏州的家——荷塘小隐。

(11)樱脂:一本为“樱指”。指女子的樱桃小口、面如凝脂。

(12)茸唾:女子唾液的美称。用赵飞燕故事。据《飞燕别传》载:“后与婕妤坐。后误唾婕妤袖,婕妤曰:‘姊唾人绀袖,正如石上华。’”

(13)昵昵:亲热,亲置细语。

(14)琼箫:用萧史、弄玉夫妇善吹箫作凤鸣,后弄玉乘凤、萧史乘龙升天而去的故事。

创作背景

《烛影摇红·毛荷塘生日留京不归赋以寄意》这首词的具体创作年代已不详。吴文英不仅是词人,也是江湖游士,其交游面十分广泛,有词作酬赠的不下六十余人。其中大致可分两类:一是与梦窗身份悬殊的朝廷显贵,如吴潜、贾似道、嗣荣王赵与芮、史宅之等;另一类是与其身份相近的“文期酒会”之交,如尹焕、周密、沈义父、姜石帚等。梦窗词集中有寿词共十七首,其中有酬毛荷塘者七首,这首便是其中之一。

文学赏析

《烛影摇红·毛荷塘生日留京不归赋以寄意》此为祝寿词。吴集中多有赠毛荷塘之词,如《醉桃源》《秋思》《江神子》《大酣》等,但多写毛氏在苏州的隐居之所。此首寿词别开生面,上片写毛氏在京城的艳迹,下片写毛氏家园之乐。发端“西子西湖”一韵,写毛氏在京城与意中人泛舟西湖。点出“留京不归”。“赋情合载”言泛舟谈情。词中以“鸱夷棹”称毛之船只,借其隐居之意。“断桥直去是孤山”一韵,写毛氏与伊同去西湖孤山赏梅的高雅情趣。“几度吟昏醉晓”一韵,写毛氏在京城的生活,时而吟诵诗文,时而饮酒致醉,时而春游艳遇。“昏”“晓” 二字,是互文见义。歇拍“乱鸦”三韵引神话传说暗喻荷塘“留京不归”的原因。“乱鸦啼后”一韵,化用汪藻《点绛唇》:“君知否? 乱鸦啼后,归兴浓于酒。”此典取其“归”字意,劝友人毛氏归乡。杨铁夫云:‘“原诗是‘兴浓’。为‘兴浓’为‘多少’恰为下阕接引,可知用典不必全用,不妨改合我意,免为典用也。”(《梦窗词选笺释》)杨氏此言梦窗词将汪藻词中的“归兴浓于酒”改为“归来春怀多少”,改得好。一则,以设问句“多少”可以引出下片文字;二则,“多少”设问句式,比“浓于酒”肯定句式有更大的涵盖力,这样用典才是活用,“为典用”就是死用典。上片所写之事均是想象,词人因荷塘留京不归,就作词猜想其不归的原因,此以虚笔为实。

下片,承上片的歇拍“解佩归来,春怀多少”展开笔墨,写家园之乐。过拍“千里婵娟”一韵,言家乡此时此刻正是明月朗照之际。“千里婵娟”化用苏轼《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写出家人共聚的美好意境。“茂园”一韵写毛之家园不仅有爱妻待闺,而且富有文化氛围。“樱脂茸唾听吟诗”一韵,化用李煜《一斛珠》:“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言京城里虽有爱姬在旁,既能吟诗,又可说笑嬉戏,但词人却直呼道:“争似还家好?”“昵昵西窗语笑”,化用李商隐《夜雨寄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言回家后可以与妻室亲昵说笑,享天伦之乐。“西窗”一词,常作游子思乡之语。“凤云深”一韵,又化用弄玉与其夫萧史善吹箫作凤鸣,引凤凰止屋上,后弄玉乘凤,萧史乘龙升天而去的故事,言归家后还可听美妙音乐。最后“愿春如旧”一韵,以景结情,希望毛氏春日归来,此时柳叶可结为同心,花枝可压偏帽檐,到处是繁荣与欢乐。“柳结同心”化用刘禹锡《杨柳枝词》:“如今绾作同心结,将赠行人知不知”意,再次招毛氏归返家园。下片代荷塘设想,希望他能回家来过美满和谐的夫妻生活。

此词出笔不俗,上片写京都艳迹,下片写家园乐事。上下片虽侧重不同,但都以“春怀”为中心,故上片“春怀”二字贯连了上下片,使意脉不断。故而在剪裁上舍弃了许多毛氏隐居之处的景物之美。如《江神子》中所写的“月宫移,到东篱”的桂花香,《醉桃源》 的“金丸一树,银台摇艳霞”的烛影,《秋思》的“涨绿春深,落花香泛”的荷塘等。所以杨铁夫所言“下阕动以家园之可思”。(《梦窗词选笺释》)而且上下两片关系,词人的安排也是独具匠心的。上片为副, 下片为主,上片留京是下片返家的衬托铺垫之笔。而且上片并非实写,以想象的虚笔出之。

作者简介

吴文英

吴文英

南宋著名朦胧词人

吴文英(1200—1268),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他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一生未第,游幕终身,于苏州、杭州、越州三地居留最久,并以苏州为中心,北上到过淮安、镇江,苏杭道中又历经吴江、无锡及茹霅二溪。游踪所至,每有题咏。晚年一度客居越州,先后为浙东安抚使吴潜及嗣荣王赵与芮门下客。词风密丽。在南宋词坛,属于作品数量较多的词人,其《梦窗词》有三百四十余首。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