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调二郎神·闷来无那

张孝祥 〔宋代〕 张孝祥

闷来无那,暗数尽、残更不寐。念楚馆香车,吴溪兰棹,多少愁云恨水。阵阵回风吹雪霰,更旅雁、一声沙际。想静拥孤衾,频挑寒灺,数行珠泪。

凝睇。傍人笑我,终朝如醉。便锦织回鸾,素传双鲤,难写衷肠密意。绿鬓点霜,玉肌消雪,两处十分憔悴。争忍见、旧时娟娟素月,照人千里。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转调二郎神·闷来无那》是南宋词人张孝祥所写的一首怀人词,上片主要写自己,下片侧重李氏。该词由追忆曩昔欢娱更进而遥念李氏此时之孤寂痛苦,写想象中的思妇独处,本由已之处境所生,却反怜惜他人,可见其爱之深,其思之切。该诗转折运用“念”、“想”、“便”及“争忍见”等领头字句,让层次分明,更增词情之美。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闷来无那(2),暗数尽、残更不寐。念楚馆香车,吴溪兰棹(3),多少愁云恨水。阵阵回风(4)吹雪(5),更旅雁、一声沙际。想静拥孤衾,频挑寒(6),数行珠泪。

夜已深人已静,却因无法排遣内心的烦闷而久久不能入睡。在无可奈何之际,只好默默数着漏点熬过长夜。原来,回忆着过去的美好往事。在痛苦的现实面前,美好的回忆只会增添忧愁。北风呼啸,雪霰飞舞,在此风雪之夜,他飞向何方,静静的想着眷侣,灯烛灰烬,催泪下不止。

凝睇(7)。傍人笑我,终朝如醉。便锦织回鸾(8)素传双鲤(9),难写衷肠密意。绿鬓(10)点霜,玉肌消雪,两处十分憔悴。(11)忍见、旧时娟娟(12)素月,照人千里。

既然睡不着。于是想开了,别人都取笑我,早晚都喝醉了一样。多年未见了,感情与日俱增,不要说远隔千里,难通音讯,即便能捎上书信,有怎么能表达自己的千言万语,又怎么能寄托自己的深深的爱呢? 她肯定头发灰白,人也消瘦,都未老先衰。怎么能忍者相见、以前明媚美好貌的明月,现在还照着你我之地。

注释

(1)转调二郎神:词牌名。《二郎神》的别称。原唐教坊曲。此调以柳永《二郎神·炎光谢》为正体,双调一百零四字,前段八句五仄韵,后段十句五仄韵。

(2)无那:即无奈。

(3)兰棹:以兰木为棹。棹,长桨。

(4)回风:旋风。

(5)霰:小雪珠。

(6)灺:灯烛灰烬。

(7)凝睇:注视。

(8)便锦织回鸾:《晋书·列女传》:“滔,将坚时为秦州刺史,被徙流沙。苏氏思之,织锦为回文旋圈以赠滔,宛转循环以读之,词甚凄惋。”鸾,传说中的神鸟。

(9)素传双鲤: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素,白绢,用来写信。双鲤鱼,古人寄信将信藏于木函中,函用刻为鱼形的两块木板制成,一盖一底,故称。

(10)绿鬓:形容头发鸟亮。

(11)争:怎。

(12)娟娟:明媚美好貌。

创作背景

《转调二郎神·闷来无那》该词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根据词意,可以推断,此词写于长沙送走同之之后不久,同时首诗是为怀念李氏而作。

拼音版

zhuǎndiàoèrlángshén··mènlái

mènláiànshùjǐncángèngmèiniànchǔguǎnxiāngchēlánzhàoduōshǎochóuyúnhènshuǐzhènzhènhuífēngchuīxuěsǎngèngyànshēngshāxiǎngjìngyōngqīnpíntiāohánxièshùxíngzhūlèi

níngbàngrénxiàozhōngcháozuìbiàn便jǐnzhīhuíluánchuánshuāngnánxiězhōngcháng绿bìndiǎnshuāngxiāoxuěliǎngchùshífēnqiáocuìzhēngrěnjiànjiùshíjuānjuānyuèzhàorénqiān

作者简介

张孝祥

张孝祥

南宋词人、书法家

张孝祥(1132—1169),字安国,号于湖居士,历阳乌江(今属安徽和县)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第一。曾任中书舍人、显谟阁直学士,又任建康留守,因赞助张浚北伐而被免职。后知荆南兼湖北路安抚使,治有政绩,遭罢。乾道三年(1167)起知潭州(今长沙),后致仕归芜湖,卒葬建康。他的词作既有深厚的爱国思想内容,又有写景抒情、挥洒自如的作品。词风接近苏轼,气势豪迈,境界阔大。著有《于湖居士文集》和《于湖词》。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