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少年射虎名豪

元好问 〔金代〕 元好问

从商帅国器猎于南阳,同仲泽、鼎玉赋此。

少年射虎名豪,等闲赤羽千夫膳。金铃锦领,平原千骑,星流电转。路断飞潜,雾随腾沸,长围高卷。看川空谷静,旌旗动色,得意似,平生战。

城月迢迢鼓角,夜如何,军中高宴。江淮草木,中原狐兔,先声自远。盖世韩彭,可能只办,寻常鹰犬。问元戎早晚,鸣鞭径去,解天山箭。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水龙吟·少年射虎名豪》是金末词人元好问创作的一首词。词的上片描写商帅的英武、围猎场面的壮观;词的下片写猎后夜宴,称许商帅的军威。全词气势恢宏、立意高远,情调高昂雅正,形象鲜明,即使是下片的议论,也是由围猎的声势场面而引发,并非空洞说教,用典当中隐隐含有对商帅的进谏和祝愿。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从商帅国器猎于南阳,同仲泽、鼎玉赋此。

我跟随商帅国器围猎南阳,与仲泽、鼎玉对这件事作了文章。

少年射虎名豪(1),等闲赤羽千夫膳(2)金铃锦领(3),平原千骑,星流电转(4)。路断飞潜(5),雾随腾沸,长围(6)高卷。看川空谷静,旌旗动色,得意似,平生战。

少年射虎的英豪,统领赤羽千军若等闲。头悬金铃,锦绣围脖,千骑相随于广袤平原,纵横驰骋快如流星闪电。飞禽游鱼无路可遁,骏马在浓雾中奔腾,长长的队列合围在一起。看那寂静的山谷,旌旗飘扬,志得意满,好似平生一场胜战。

城月迢迢鼓角,夜如何,军中高宴(7)江淮草木,中原狐兔,先声自远(8)。盖世韩彭(9),可能只办,寻常鹰犬(10)。问元戎早晚,鸣鞭径去,解天山箭(11)

城台明月高悬,鼓角声远远传来,夜里营中在做什么呢?满载而归的将军在高堂设宴。江淮的草木,中原的狐兔,一听到声威便不战而退。那功劳卓绝的韩信和彭越,不过是供人驱使的鹰犬。试问商帅何时策马扬鞭,三箭定天山。

注释

(1)名豪:英豪,指商帅。

(2)赤羽千夫膳:赤羽即旗帜。千夫膳即千夫之膳食。两者合起来是指军队人数众多,阵容盛壮。

(3)金铃锦领:指车骑之鲜艳。

(4)星流电转:形容打猎车骑奔驰得迅速。

(5)飞潜:天上的飞禽和水里的游鱼。

(6)长围:指打猎合围以困鸟兽。

(7)高宴:庾信《同州远》:“将军高宴远,来过青竹园。”

(8)江淮草木,中原狐兔,先声自远:谢玄等破苻坚于淝水,坚众奔溃,望八公山上草木,风声鹤唳,皆以为晋兵。这里用来形容敌方兵士的胆战心惊。“中原狐兔”,不仅指围猎的对象,更指代中原大地上的那些敌军,他们在和商帅兵戈相见之前,便已闻风丧胆、望风而逃了。

(9)韩彭:指韩信和彭越。两人都是西汉初著名武将,辅佐刘邦建国后,皆获罪被杀。

(10)鹰犬:指为人所驱使利用。

(11)天山箭:唐薛仁贵曾率军战胜九姓突厥于天山,军中有“将军三箭定天山”之称。

创作背景

《水龙吟·少年射虎名豪》此词作于金哀宗正大三年(1226年)夏。作者在《良佐镜铭》中云:“丙戌夏,予过汜南,良佐请铭其镜。”良佐,即完颜彝,小字陈和尚。此时随其兄商帅国器在军中。《金史·忠义传》:“完颜陈和尚名彝,字良佐,世以小字……正大二年,斜烈落帅职,例为总领,屯方城。陈和尚随以往,凡兄军中事皆预知之。”作者《三奠子·上高城置酒》注:“同国器帅、良佐、仲泽置酒南阳故城。”说明正大三年,因好友王仲泽而从商帅完颜斜烈游(时王仲泽在军中任经历),元好问随军校猎南阳。

拼音版

shuǐlóngyín··shàoniánshèmíngháo

shàoniánshèmíngháoděngxiánchìqiānshànjīnlíngjǐnlǐngpíngyuánqiānxīngliúdiànzhuǎnduànfēiqiánsuíténgfèichángwéigāojuǎnkànchuānkōngjìngjīngdòngpíngshēngzhàn

chéngyuètiáotiáojiǎojūnzhōnggāoyànjiānghuáicǎozhōngyuánxiānshēngyuǎngàishìhánpéngnéngzhǐbànxúnchángyīngquǎnwènyuánróngzǎowǎnmíngbiānjìngjiětiānshānjiàn

作者简介

元好问

元好问

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

元好问(1190—1257),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末元初最有成就的作家和历史学家,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其诗、文、词、曲,各体皆工。诗作成就最高,“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有《元遗山先生全集》、《中州集》。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