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过岳阳楼作

张孝祥 〔宋代〕 张孝祥

湖海倦游客,江汉有归舟。西风千里,送我今夜岳阳楼。日落君山云气,春到沅湘草木,远思渺难收。徒倚栏干久,缺月挂帘钩。

雄三楚,吞七泽,隘九州。人间好处,何处更似此楼头?欲吊沉累无所,但有渔儿樵子,哀此写离忧。回首叫虞舜,杜若满芳洲。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水调歌头·过岳阳楼作》是南宋词人张孝祥所写的一首词,该词上片写登临岳阳楼,并赞赏岳阳楼的美景,下片接着写雄美之景,并由此联想到屈原的离忧来抒发自己心中的哀愁。全词在满含豪气的描写中表达了自己内心复杂的情感,意蕴深厚。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湖海倦游客,江汉有归舟。西风千里,送我今夜岳阳楼。日落君山云气,春到沅湘草木,远思渺难收。徒倚栏干久,缺月挂帘钩(3)

疲倦于湖海飘泊的生活,离开江陵乘舟沿江东归。西风正盛,一日千里一般,今夜把我送到岳阳楼。那湖中君山的暮霭云雾,四周萦绕,沅水、湘水相汇处的两岸草木,呈现出一片葱绿的春色,思绪翻腾,颇难平静。独自倚栏凝思,天上的月亮好似帘钩。

三楚(4),吞七泽(5),隘九州(6)。人间好处,何处更似此楼头?欲吊沉累(7)无所,但有渔儿樵子,哀此写离忧。回首叫虞舜(8),杜若满芳洲。

三楚、七泽、九州雄伟险要。人间美景,哪里比得上岳阳楼上所见呢?想祭奠屈原而不得,只能借登山临水,效渔儿樵子,抒发离忧之情。回过头去呼唤一代英主虞舜大帝,只见杜若花开满了水中沙洲。

注释

(1)水调歌头:词牌名,又名“元会曲”“台城游”“凯歌”“江南好”“花犯念奴”等。双调九十五字,平韵(宋代也有用仄声韵和平仄混用的)。

(2)徙倚:犹低回,有留连不舍的意思。

(3)帘钩:门窗上挂帘子所用的钩子。

(4)三楚:指西楚、东楚、南楚,包括湖南、湖北、河南、江苏、安徽、江西等地。

(5)七泽:古来相传楚地有七泽(七个大湖泊)。

(6)九州:指整个中国。

(7)沉累:指屈原。

(8)虞舜:上古的一位帝王,相传南巡时死于苍梧之野,葬在九嶷山下(在今湖南宁远县)。

创作背景

乾道五年(1169年)三月,张孝祥请祠侍亲获准,乘舟返乡。中途因天气原因,在岳阳楼附近停留多日。他借机登楼远眺,俯瞰湖海壮景,吊古伤情。灵感被触发,写下了《水调歌头·过岳阳楼作》这首抒发自己仕途不济的愁闷和古今兴亡之感的词作。

拼音版

shuǐdiàotóu··guòyuèyánglóuzuò

hǎijuànyóujiānghànyǒuguīzhōu西fēngqiānsòngjīnyuèyánglóuluòjūnshānyúnchūndàoyuánxiāngcǎoyuǎnmiǎonánshōulángānjiǔquēyuèguàliángōu

xióngsānchǔtūnàijiǔzhōurénjiānhǎochùchùgènglóutóudiàochénlěisuǒdànyǒuérqiáoāixiěyōuhuíshǒujiàoshùnruòmǎnfāngzhōu

作者简介

张孝祥

张孝祥

南宋词人、书法家

张孝祥(1132—1169),字安国,号于湖居士,历阳乌江(今属安徽和县)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第一。曾任中书舍人、显谟阁直学士,又任建康留守,因赞助张浚北伐而被免职。后知荆南兼湖北路安抚使,治有政绩,遭罢。乾道三年(1167)起知潭州(今长沙),后致仕归芜湖,卒葬建康。他的词作既有深厚的爱国思想内容,又有写景抒情、挥洒自如的作品。词风接近苏轼,气势豪迈,境界阔大。著有《于湖居士文集》和《于湖词》。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