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子偶题》是宋代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首句写自身将老,心力俱疲,算是说了归梦江湖的心理动机;次句特写,埋盆作池,看似富有童趣,实则别有玄机;三句设问,末句作答,揭示出诗人梦中所向往之处,正是南国江湖。全诗意旨含蓄,取材虽小却颇具典型意义,有以小见大之功。
黄尘(2)投老(3)倦匆匆,故绕盆池(4)种水红(5)。
红尘匆匆而过,我变得越来越老,而且感觉身心疲惫,所以国绕庭院中那个小小盆形池种植水草。
落日欹眠何所忆,江湖秋梦(7)橹声中。
我斜躺在落日的余晖中入眼,总觉得没有什么值得回忆的,在那吱吱呀呀的摇橹声中,我梦见了秋日的江湖。
(1)壬子:壬子年,即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
(2)黄尘:犹红尘。喻世俗、世间。
(3)投老:到老,临老。
(4)盆池:本指埋盆作池。也指池小如盆。唐人韩愈《盆池五首》之一:“老翁真个似童儿,汲水埋盆作小池。”
(5)水红:草名,生池塘草泽中。
(6)欹眠::斜躺着睡眠。欹(qī):同“攲”,倾斜。
(7)江湖秋梦:梦入秋日的江湖。唐人汪遵《咏酒》:“秋霄睡足芭蕉雨,又是江湖入梦来。”
《壬子偶题》这首诗约作于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诗题下作者自注云:“熙宁五年,东府庭下作盆池。故作。”王安石在变法过程中遭遇了激烈复杂的宫廷派别争斗,因此他感到身心疲惫,对政治生活也已经厌倦,于是提交辞呈准备告老还乡,但被宋神宗极力挽留而没有如愿以偿,所以这期间他的心里很矛盾,更加向往平静淡然的江湖生活。
《壬子偶题》这首诗虽然命题为“偶题”,但具有一定的刻意必然性。首句写自身年纪将老,而且感到身心疲惫,算是说了归梦江湖的心理动机,悄然为下文的“有心归梦江湖”埋下了伏笔。次句特写,埋盆作池,种花种草,看似漫不经心,富有童趣,实则是一种烦恼情绪的排遣。算是别有玄机,因为这是在刚刚落成不久的相府的庭院之中,所以这盆池另有寓意。三句设问又似自言自语,末句作答,“江湖秋梦”揭示出作者梦中所向往的地方正是南国江湖。然则,诗人在相府庭院中所创造的小小“盆池”,乃是他心中江湖的一个载体或缩影。致使王安石身在廊庙却又心在江湖的个中缘由尽在不言中。诗人的“埋盆作池”,并非童趣之表现,而是“野趣”——退归草野之趣的反映。《庄子·让王》有言:“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阙之下。”这可算是王安石的一半。而身在廊庙,却又心在江湖,这又是王安石的另一半。舍其任何一半,皆非真实的王安石。这首七绝,取材虽小,却颇具典型的社会意义,有以小见大之功。诗意含蓄,而主人公个性即寓其中,文学价值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