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阻风三峰下

张孝祥 〔宋代〕 张孝祥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波神留我看斜阳,放起鳞鳞细浪。

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岳阳楼上。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西江月·阻风三峰下》是宋代词人张孝祥创作的一首词,此词写了作者离开长沙途中被风雨所阻的情景,表现了词人面对困境时积极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以及对山水的热爱。上片写行船遇风受阻,泊舟山下的所见与感受,下片写停船后作者期待风向回转,天气变好,及时登程的心情。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波神(1)留我看斜阳,放起鳞鳞(2)细浪。

满载着一船的秋色,行驶在平铺十里的湖面上。水神要留住我同赏夕阳,黄昏时泛起鱼鳞般的细浪。

明日风回(3)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宫(4)里奏霓裳(5)准拟岳阳楼上(6)

明日风停了景色会更好,今晚在湖上露宿又有何妨?美妙的波涛声仿佛在水晶宫里奏起《霓裳曲》,明天我一定要去岳阳楼上看更美的风光。

注释

(1)波神:水神。

(2)鳞鳞:形容波纹细微如鱼鳞。

(3)风回:指风向转为顺风。

(4)水晶宫:古代传说水中的宫殿。

(5)霓裳:即《霓裳羽衣曲》,唐代著名乐舞名。

(6)准拟岳阳楼上:意谓准顶岳阳楼上观赏湖光山色。岳阳楼,在湖南岳阳城西门上,面对洞庭湖。

创作背景

公元1167年(在宋孝宗乾道三年)张孝祥当时正在知潭州(今湖南长沙市)。后改官离开湖南,乘舟北上,途经洞庭湖畔的黄陵山时,遇风受阻,于是写了《西江月·阻风三峰下》这首词。《宋六十名家词》题作《黄陵庙》,个别语句亦稍有出入。

拼音版

西jiāngyuè··fēngsānfēngxià

mǎnzàichuánqiūpíngshíguāngshénliúkànxiéyángfànglínlínlàng

míngfēnghuígènghǎojīnxiāo宿fángshuǐjīnggōngzòuchángzhǔnyuèyánglóushàng

作者简介

张孝祥

张孝祥

南宋词人、书法家

张孝祥(1132—1169),字安国,号于湖居士,历阳乌江(今属安徽和县)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第一。曾任中书舍人、显谟阁直学士,又任建康留守,因赞助张浚北伐而被免职。后知荆南兼湖北路安抚使,治有政绩,遭罢。乾道三年(1167)起知潭州(今长沙),后致仕归芜湖,卒葬建康。他的词作既有深厚的爱国思想内容,又有写景抒情、挥洒自如的作品。词风接近苏轼,气势豪迈,境界阔大。著有《于湖居士文集》和《于湖词》。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