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

王安石 〔宋代〕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梅花》是北宋诗人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此诗前两句写墙角梅花不惧严寒,傲然独放;后两句写梅花的幽香,以梅拟人,凌寒独开,喻典品格高贵,暗香沁人,象征其才气谯溢。亦是以梅花的坚强和高洁品格喻示那些像诗人一样,处于艰难环境中依然能坚持操守、主张正义的人。全诗语言朴素,写得则非常平实内敛,却自有深致,耐人寻味。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墙角数枝梅,凌寒(1)独自开。

墙角有几枝梅花,正冒着严寒独自盛开。

遥知(2)不是雪,(3)暗香(4)来。

远远的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因为有梅花的幽香传来。

注释

(1)凌寒:冒着严寒。

(2)遥知:遥,远远地。知,知道。

(3)为:因为。

(4)暗香:指梅花的幽香。

创作背景

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春,王安石罢相。次年二月,王安石再次拜相。熙宁九年(1076),再次被罢相后,心灰意冷,放弃了改革,后退居钟山。此时作者孤独心态和艰难处境与傲雪凌霜的梅花有着共通之处,遂写下《梅花》此诗。

拼音版

méihuā

qiángjiǎoshùzhīméilínghánkāi

yáozhīshìxuěwèiyǒuànxiānglái

作者简介

王安石

王安石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今江西抚州市东乡县上池)人。与“韩愈、柳宗元”等,并称“唐宋八大家”。熙宁二年(1069年)提为参知政事,从熙宁三年起,两度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推行新法。熙宁九年罢相后,隐居,病死于江宁(今江苏南京市)钟山,谥号“文”,又称王文公。其政治变法对北宋后期社会经济具有很深的影响,已具备近代变革的特点,被列宁誉为是“中国十一世纪伟大的改革家”。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