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生》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咏汉文帝与贾谊,但与李商隐诗的着眼点不同,议论更大相径庭。李诗以小事而见大节,王诗则因大事而忽小节。王安石认为贾谊的政略,文帝基本都有采用,在这种情况下,个人官职的高低与否不重要;李商隐抱负难申,乃为贾谊悲,王安石得宋神宗宠遇,乃为贾谊喜,正是不同的遭际,才产生出不同的议论来。就诗歌艺术而言,此诗纯是议论,褒贬分明,对比强烈。
一时谋议略(1)施行,谁道君王(2)薄(3)贾生?
贾谊所献的“谋议”,大体上都能获得施行,谁能说文帝轻视贾谊呢?
爵位(4)自高言尽废(5),古来何啻(6)万公卿(7)。
自古以来,不知有多少达官贵人,尽管他们的官爵职位很高,但其言论都被君王废弃了。
(1)略:大致,差不多。
(2)君王:指汉文帝刘恒(前179—前157在位)。
(3)薄:轻视,亏待。
(4)爵位:官爵和职位。
(5)废:弃置,废弃。
(6)何啻:何止。啻:仅,止。
(7)公卿:达官贵人。
熙宁二年(1069年),宋神宗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开始颁行新法。然而变法触犯了保守派的利益,遭到保守派的反对。法令颁行不足一年,围绕变法,拥护与反对两派就展开了激烈的论辩及斗争。由于保守派的激烈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王安石被迫辞去了宰相职务。但他制定的新法由于宋神宗的支持还在推行,这首七绝《贾生》很可能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