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城三日风吹雨,小市人家只菜蔬。
水远山长双属玉,身闲心苦一舂锄。
翁从旁舍来收网,我适临渊不羡鱼。
俯仰之间已陈迹,暮窗归了读残书。
《池口风雨留三日》是宋朝著名诗人黄庭坚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元丰三年(1080年)秋,黄庭坚自汴京归江南,赴吉州太和县(今江西泰和)任县令。途经安徽贵池,遇风雨,在池口镇逗留了三天,写了《池口风雨留三日》这首清新有味的诗。
全诗首两句写小城风雨,次两句写鸟。写景写物,自然生动。临渊而不羡鱼,暗示自己与世无争的恬淡心情。“仰俯”一句则颇有哲理诗的味道,须弥之间,便已陈迹,宇宙万物也不过如是。最后一句则为黄庭坚心声:还是向往对着暮窗,自由自在地读书的生活。全诗也抒发了作者抱负难实现的抑郁、归隐情怀。
孤城(1)三日风吹雨,小市人家只菜蔬。
孤城三天刮风吹雨,人家只能避雨在家以淡饭素菜充饥度日。
水远山长双属玉(2),身闲心苦一舂锄。
烟雨迷蒙中远眺,那浩渺如练的长江水滔滔流向远方,那巍峨绵延的山岭,犹如一双长颈赤目的属玉鸟,近观此景,见雨中淋着一只白鹭。
翁从旁舍来收网,我适临渊不羡鱼(3)。
渔翁从邻舍出来收网具,而我并不羡慕鱼美可口。
俯仰之间(4)已陈迹(5),暮窗归了读残书。
转眼之间一切都变成陈迹,不如暮色中回到窗下读残书。
(1)孤城:贵池城。
(2)属玉:即鸀鳿[zhú yù]。郭璞注:“似鸭而大,长颈赤目,紫绀色。”
(3)临渊不羡鱼:《汉书·董仲舒传》:“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比喻只有愿望而无行动。这里反用其意,说虽然面对江湾,而不羡鱼。
(4)俯仰之间:王羲之《兰亭集序》:”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一俯一仰,形容极短暂的时间。
(5)陈迹:过去的事情。
作者曾在北京当了七年的国子监教授,元丰三年入京改授知吉州太和县(今江西泰和)知县,秋天从汴京出发赴江南。赴任途中因风雨而留滞池口(今安徽贵池),触景兴怀,有感而作《池口风雨留三日》此诗,抒发自己抱负难实现的抑郁、归隐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