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蕊香·帘幕疏疏风透

张耒 〔宋代〕 张耒

帘幕疏疏风透,一线香飘金兽。朱阑倚遍黄昏后,廊上月华如昼。

别离滋味浓于酒,著人瘦。此情不及墙东柳,春色年年如旧。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秋蕊香·帘幕疏疏风透》是张耒离许州任时,为留恋官妓刘淑奴而作,全词抒写春闺相思之情。上片写眼前景色。疏帘风透,金炉香飘。独倚朱栏,唯见月明如昼。下片抒写相思。年年柳色,春光如旧。而人却逐渐消瘦,谙尽别离滋味。全词短小平易,层次分明,清新婉丽,曲折含蓄。张耒流传极少的几首词中和柳永、秦观的词风相近,这首《秋蕊香》就可作为代表,在婉约词中也属上乘之作。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帘幕疏疏(2)风透,一线香飘金兽(3)朱阑(4)倚遍黄昏后,廊上月华(5)如昼。

户外的风吹进疏帘,香炉里飘起一线香烟。黄昏后倚遍红色的栏杆,廊上的月光如同白天。

别离滋味浓于酒,著人(6)瘦。此情不及墙东柳,春色年年如旧。

别离的滋味比酒还浓酽,令人瘦损病恹恹。此情比不上墙东的杨柳,春泉时柳色依旧如去年。

注释

(1)秋蕊香:词牌名,双调48字, 仄韵,又有同名慢词,双调97字,平韵。

(2)疏疏:稀疏。

(3)金兽:兽形的香炉。

(4)朱阑:一作「朱栏」,红色栏杆。

(5)月华:月光。

(6)著人:使人。

创作背景

据说张耒在许州作官时,曾爱上一个名叫刘淑奴的歌伎,他卸任离开许州以后,为思念刘淑奴写过两首歌词,《秋蕊香》便是其中的一首,用代言体手法,写对方相思的浓挚深情。

拼音版

qiūruǐxiāng··liánshūshūfēngtòu

liánshūshūfēngtòuxiàn线xiāngpiāojīnshòuzhūlánbiànhuánghūnhòulángshàngyuèhuázhòu

biéwèinóngjiǔzhuórénshòuqíngqiángdōngliǔchūnniánniánjiù

作者简介

张耒

张耒

北宋大臣、文学家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楚州淮阴(今江苏淮安)人。熙宁年间(1068—1077)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崇宁五年冬至大观元年(1106—1107)左右,归居淮阴。晚年留居陈州(今河南淮阳)。早年以文章受知于苏轼兄弟,与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并称“苏门四学士”。张耒擅长诗词,其诗学白居易、张籍,平易舒坦,不尚雕琢,但常失之粗疏草率;其词流传很少,语言香浓婉约,风格与柳永、秦观相近。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