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踏枝·梅落繁枝千万片

冯延巳 〔五代〕 冯延巳

梅落繁枝千万片,犹自多情,学雪随风转。昨夜笙歌容易散,酒醒添得愁无限。

楼上春山寒四面,过尽征鸿,暮景烟深浅。一晌凭栏人不见,鲛绡掩泪思量遍。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鹊踏枝·梅落繁枝千万片》是南唐词人冯延巳所作的一首词。这是一首写思妇闺怨的艳词。上阕开头三句写眼前之景,构成凄艳惊人的意境。写景实写离情也。“昨夜笙歌容易散”写忆中饯行宴会的草草结束,正写人之“帐饮无绪”,愁闷有加。下阕写登楼翘望盼归,然而春寒袭人。四周山围,归雁过尽,暮蔼沉沉,写历时之久,寓离恨之深。最后“思量遍”三字,含蕴不尽,情自深远。词人借这名女子抒发了一种情场失意的伤感之情,同时又表达了对“盛宴终散”、“人生无常”的感慨。写作手法上虽没有附会什么比兴,多是直抒其情,愈是别后“思量遍”,愈惜当时的“容易散’’,这种心理转换在这首词中表现得巧妙而酣畅。风格上具有较浓郁的感伤气息,形成一种哀愁之美。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梅落繁枝千万片,犹自多情,学雪随风转。昨夜笙歌(1)容易(2)散,酒醒添得愁无限。

繁茂枝头,梅花飘落千万片,落时犹多情,学着雪花随风转。昨夜歌舞草草散,酒醒又添愁无限。

楼上春山寒四面,过尽征鸿(3)暮景烟深浅(4)一晌(5)凭栏人不见,鲛绡(6)掩泪(7)思量遍。

楼上清寒,寒山围四面,大雁过尽暮霭深深漫。半晌凭栏不见人,罗帕掩泪把他思量遍。

注释

(1)笙歌:吹笙唱歌。

(2)容易:轻易。

(3)征鸿:远行的大雁。征鸿过尽,昭示着节令的转换。

(4)暮景烟深浅:远处近处,只有浓浓淡淡的烟霭装点着无边的暮色。

(5)一晌:表示时间,有片刻多时二意。

(6)鲛绡:传说是南海鲛人所织之绡,这里指精美的手帕。

(7)掩泪:掩面而泣。

创作背景

《鹊踏枝·梅落繁枝千万片》这首词的具体创作年代已不详。冯延巳作为两朝元老,从四十四岁开始作宰相到五十六岁最后一次罢相,十二年中间四次罢相。他作为宋齐丘的亲密党友,有心建树,却因为特定时代文化差异等原因,时常受到同僚的弹劾、讥讽。如江文蔚上表请求斩杀以他为首的“四凶”,孙晟讥刺他“可惜金盏玉杯盛狗屎”。他一生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内心深处原本郁积着悲凉的生命意识,全都反映在词作中了。冯延巳借这首词来抒发自己“忧生念乱”之情,他词作中的主人公往往是代他自己而发言的。

拼音版

quèzhī··méiluòfánzhīqiānwànpiàn

méiluòfánzhīqiānwànpiànyóuduōqíngxuéxuěsuífēngzhuǎnzuóshēngróngsànjiǔxǐngtiānchóuxiàn

lóushàngchūnshānhánmiànguòjìnzhēnghóng鸿jǐngyānshēnqiǎnshǎngpínglánrénjiànjiāoxiāoyǎnlèiliàngbiàn

作者简介

冯延巳

冯延巳

五代十国时南唐著名词人、大臣

冯延巳(903—960),一名延嗣,字正中,广陵(今江苏扬州)人。仕于南唐烈祖、中主二朝,三度入相,官终太子太傅,卒谥忠肃。宋初《钓矶立谈》评其“学问渊博,文章颖发,辩说纵横”。善作新词。虽受花间词影响,多写男女离别相思之情但词风不像花间词那样浓艳雕琢而以清丽多彩和委婉情深为其特色,有时感伤气息较浓,形成一种哀伤美。有《阳春集》传世。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