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四章)

老子 〔先秦〕 老子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复制 复制
目录
作品原文 译文注释 作者简介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1),而用之或不盈(2)(3)兮,似万物之(4)。挫其锐,解其纷(5)和其光(6)同其尘(7)。湛兮,似或存(8)。吾不知谁之子,(9)帝之先。

大「道」空虚开形,但它的作用又是无穷无尽。深远啊!它好象万物的祖宗。消磨它的锋锐,消除它的纷扰,调和它的光辉,混同于尘垢。隐没不见啊,又好象实际存在。我不知道它是谁的后代,似乎是天帝的祖先。

注释

(1)冲:器物虚空,比喻空虚。

(2)或不盈:一作「又不满」,一作「或不满」;盈:满,引申为尽。

(3)渊:深远。

(4)宗:祖宗,祖先。

(5)解其纷:消解掉它的纠纷。

(6)和其光:调和隐蔽它的光芒。

(7)同其尘:把自己混同于尘俗。以上四个「其」字,都是说的道本身的属性。

(8)似或存:似乎存在。连同上文「湛呵」,形容「道」若无若存。参见第十四章「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等句,理解其意。

(9)象:似。

拼音版

dàojīngzhāng

dàochōngéryòngzhīhuòyíngyuānshìwànzhīzōngcuòruìjiěfēnguāngtóngchénzhànshìhuòcúnzhīshuízhīzixiàngzhīxiān

作者简介

老子

老子

道家学派创始人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详,大约出生于公元前571年春秋晚期陈(后入楚)国苦县(古县名)。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