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令·谁伴明窗独坐》是南宋向滈很出名的词,这首词抒写了他的恓惶情绪中对时代苦闷的色彩,有一种爱国情怀包含在里面。词篇用“谁伴”二字开头,一上来就突出了作者在窗前灯下为孤独而久久苦恼的情态,由“谁”字发问,便把读者引向对形象搜索与寻求。接着说“影儿把人抛躲”,则将旧境翻新,感情也被深化到了顶点。这阕词的新颖构思,影儿的恰妙运用,使抽象的愁思更为具体,行文也更生动,用影儿反衬自己的孤独与寂寞的心情,这既避免了纯说愁苦的单调,又使词篇更具形象性,大大增强了艺术效果。
谁伴明窗独坐,和我影儿两个。灯烬(1)欲眠时,影也把人抛躲。无那(2),无那(2),好个恓惶的我。
谁能陪伴我在明亮的窗子下独坐呢,只有我的影子啊。等到天黑熄灯要睡觉的时候,连影子也躲避起来不见我了。无奈啊,无奈,好一个孤独悲凄的我。
(1)烬:熄灭。
(2)无那:无奈,无可奈何。
(3)牺惶:心神不安的样子。
向滈生活在南宋初期,其词大多是叙写别情和孤独处境的,可见作者长期为离愁所缠绕的生活与心理,因此这首《如梦令·谁伴明窗独坐》中的情绪绝非无病之呻吟。羁旅当然是愁苦、寂寥的。不过向滈的孤独似乎在离家别亲之外,还有更深刻的社会原因。向滈出生时正当民族矛盾、阶级矛盾都十分尖锐的时候。南宋朝廷采承妥协退让的国策,广大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因受到创伤而更加强烈,要求驱逐金、收复失地的呼声高涨。为了给投降路线扫平障碍,统治阶级大规模地镇压抗战活动。在这种情况下,有识之士一方面眼看国力日衰,痛感空有报国之志而无能为力,另一方面又为个人渺茫的前途所烦愁,因此多半处在矛盾与伤感之中。这首《如梦令》抒写的恓惶情绪中也应包含有对时代苦闷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