莺梭

刘克庄 〔宋代〕 刘克庄

掷柳迁乔太有情,交交时作弄机声。

洛阳三月花如锦,多少工夫织得成。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莺梭》是南宋诗人刘克庄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的前两句将黄莺迅速飞行和鸣叫声与织布时梭子联系起来,比喻奇特而贴切。后两句句奇峰突起,由黄莺如梭而联想到洛阳那繁花似锦的大好春光,莫非由飞来掷去的黄莺所织成。这首诗真情寓真景,自然流畅,显得轻松,恰到好处,反映了作者对美丽春光的赞叹和无限爱惜的感情,和南宋统治者对沦陷区河山的漠然无情形成鲜明的对照。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掷柳迁乔(1)太有情,交交(2)时作弄机声(3)

春天,黄莺飞鸣迅速,穿梭于园林之间,时而在柳树上,时而在乔木上,似乎对林间的一切都有着深厚的情感。黄莺的啼叫声就像踏动织布机时发出的声音一般。

洛阳(4)三月花如锦(5),多少工夫织得成(6)

洛阳三月,百花争奇斗艳,竞相开放,犹如锦绣。你看那些辛勤的黄莺正忙碌于园林之中,正是它们,费了多么大的工夫,才织成如此壮丽迷人的春色啊!

注释

(1)掷柳迁乔:掷柳:从柳枝上投掷下来,这里形容黄莺在柳枝间飞下时轻捷的样子。迁乔:迁移到高大的乔木上。这里形容黄莺往上飞时轻快的样子。

(2)交交:形容黄莺的鸣叫声。

(3)弄机声:开动织布机发出的响声。

(4)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

(5)花如锦:花开得像锦绣一样美丽。花,指牡丹花。

(6)织得成:织得出来,织得完。

创作背景

刘克庄是南宋诗人,他诞生之年,距徽、钦二帝被俘、北宋夜亡的靖康二年(1127)已达六十年之久,此时的洛阳早已沦陷金人手中。诗人作此诗把想象中的洛阳写得很美,意在使南宋王朝励精图治,收复失去的美好河山。

拼音版

yīngsuō

zhìliǔqiānqiáotàiyǒuqíngjiāojiāoshízuònòngshēng

luòyángsānyuèhuājǐnduōshǎogōngzhīchéng

作者简介

刘克庄

刘克庄

南宋豪放派词人、文章家、诗论家

刘克庄(1187—1269),字潜夫,号后村居士,莆田(今属福建)人。初名灼,师事真德秀。以荫入仕,淳祐六年(1246)赐进士出身。官至工部尚书兼侍读。诗词均擅,是南宋江湖诗人,辛派重要词人。著述宏富,今存有《后村先生大全集》,词集有《后村别调》。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