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草烟光阔,渭水波声咽。春朝雨霁轻尘歇。征鞍发。指青青杨柳,又是轻攀折。动黯然,知有后会甚时节。
更尽一杯酒,歌一阕。叹人生,最难欢聚易离别。且莫辞沉醉,听取阳关彻。念故人,千里自此共明月。
《阳关引·塞草烟光阔》是北宋政治家寇凖创作的一首词,此词上片由景及情,以塞草烟光和渭水波声以铺叙远行者出发时的情景;下片进一步抒惜别之情,但加入了歌唱和别易聚难的感叹。全词仿佛由一组组镜头构成,由远及近,由景及人,一字铺陈二人的情谊究竟有多深,但分别时的浓郁不舍已经道出真相。
塞草(2)烟光(3)阔,渭水(4)波声咽(5)。春朝雨霁(6)轻尘歇(7)。征鞍发。指青青杨柳,又(10)是轻攀折(8)。动黯然(9),知有后会甚(11)时节。
无际的边草青青,无尽的暮霭沉沉,渭水桥下,水波也在呜咽低泣。暮春的早晨,绵绵春雨停歇后连微尘也不再荡起,该是上路的时候了。折一枝杨柳相送,友人的前程茫茫,不由黯然神伤,再欢会一堂会是什么时候?
更尽一杯酒,歌一阕(12)。叹人生,最难欢聚(13)易离别。且莫辞沉醉,听取阳关(14)彻(15)。念故人,千里自此共明月(16)。
再饮一杯酒吧!唱一曲离别的壮歌。感叹人生,离别太易,相聚太难。不要推辞身已醉,听我唱完这首《阳关曲》,从此后,天各一涯,惟有那一轮明月,照着你,也照着我。
(1)阳关引:词牌名,双调,七十八字,上下片各八句、四仄声韵。
(2)塞草:指边草。
(3)烟光:景色迷蒙。
(4)渭水:渭河,陕西关中的主要河流之一。
(5)咽:呜咽。
(6)雨霁:雨过天晴。
(7)轻尘歇:轻微的尘土因被雨润而不再荡起,一作“轻尘敛”。
(8)攀折:古人有折柳赠别的习俗,因“柳”与“留”音谐,折柳即以示挽留。
(9)黯然:这里指别离之情。江淹《别赋》: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10)又:一作“有”。
(11)甚:什么。
(12)阕:本指一段音乐,这里指歌曲。
(13)欢聚:一作“欢居”。
(14)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市西南。
(15)彻:一首歌曲终了。
(16)千里自此共明月:本自谢庄《月赋》“美人迈兮营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
据《宋史·寇凖传》词人曾任凤翔知县,此词可能创作于词人任凤翔知县期间,是词人饯别故人时为表达对故人的惜别之情而创作的,《阳关引·塞草烟光阔》具体创作时间不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