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湘灵》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是作者二十七岁时离开初恋已八年的湘灵,去参加科举的路上写的。前两句写天寒地冻,别泪凝腮,无限的相思使人下意识地总是经高必回眸怅望;后两句写留下的湘灵也独倚西楼深情期盼。诗人相思恋人,情意无限,全诗写得凄婉哀伤。
泪眼凌(2)寒冻不流,每经高处即回头。
寒冷的冬日,眼泪都要流干了,寒冷的空气把眼泪都冻住。我已距离你越来越远,每行至一处高地都忍不住要回头望一望你。
遥知(3)别后西楼上,应凭(4)栏干(5)独自愁。
不论与你相距多遥远,我都知道家乡西楼上,有你孤独的身影,倚在栏杆上忧愁远眺。
(1)湘灵:是指作者青梅竹马的至爱恋人,安徽符离(今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人。“湘灵”本是一个有着美好寓意的名字,原意是湘水之神,早在屈原的《远游》中就出现过这样的句子:“使湘灵鼓瑟兮,令海若舞冯夷。”“湘灵鼓瑟”由此成为一个美好的意象,白居易用这个美丽的名字来代指他心目中难忘的初恋爱人,而特意隐去恋人的真名也是有可能的。
(2)凌:冒着,忍受。
(3)遥知:意谓在远处知晓情况。
(4)凭:靠着。
(5)栏干:竹木制成的遮拦物。
白居易祖籍河南,出生不久,家乡就惨遭战火的侵袭,民不聊生,他的祖父祖母也因此相继离世。为了躲避战火,父亲把白居易和母亲送到了相对安宁的宿州符离(今安徽宿州)。也就是在这里,白居易遇到了湘灵。他们初见的具体年份或已不可考,有说是唐建中三年(782),有说是唐贞元六年(790),总之,他们相恋并在一起了,没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从贞元七年(791)到贞元十四年(798),除却短暂的离开,符离时期的白居易除了闭门苦读,最幸福的时光很可能都是在湘灵姑娘的温柔陪伴中度过的。直到贞元十四年(798),他离开了符离,去参加科举考试。直到贞元十六年(800),诗人进土及第,这两年间,他写过三首思念湘灵的诗。《寄湘灵》就是其中的第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