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赠卢谌

刘琨 〔魏晋〕 刘琨

握中有悬璧,本自荆山璆。

惟彼太公望,昔在渭滨叟。

邓生何感激,千里来相求。

白登幸曲逆,鸿门赖留侯。

重耳任五贤,小白相射钩。

苟能隆二伯,安问党与仇?

中夜抚枕叹,相与数子游。

吾衰久矣夫,何其不梦周?

谁云圣达节,知命故不忧?

宣尼悲获麟,西狩涕孔丘。

功业未及建,夕阳忽西流。

时哉不我与,去乎若云浮。

朱实陨劲风,繁英落素秋。

狭路倾华盖,骇驷摧双辀。

何意百炼刚,化为绕指柔。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重赠卢谌》此诗是一首悲壮苍凉的英雄末路、志士受困的述志诗,诗中多借典故向友人倾诉了胸怀大志而无法实现的遗憾和忧愤,抒发了自己为国出力的志愿和事业经受挫折的痛苦,揭示了个体生命在绝境中的悲哀与求生的欲望。其主旨是激励卢谌设法施救,与自己共建大业。全诗采用以实带虚的笔法,其口气明是直陈胸臆,又暗中照应着「赠卢」,在吐露心曲的同时对友人进行劝勉,责己劝人,句句双关,具有寓意深长、婉而有味的特点。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握中有悬璧,本自荆山璆(2)

胸中的才德似悬黎玉璧,名门出身如荆山产的美玉。

(3)太公望(4),昔在渭滨(5)

那个文王的知遇贤臣姜尚,从前不过是渭水边一个钓鱼的老人。

邓生(6)感激(7),千里来相求。

为什么邓禹不远千里奋起追随光武帝,知刘秀识贤才从南阳渡黄河直奔邺城投明主。

白登(8)曲逆(9)鸿门赖留侯(10)

白登山困高祖陈平用奇计解围,鸿门宴杀刘邦张良施筹谋脱险。

重耳(11)五贤(12)小白相射钩(13)

重耳流亡时多亏了五位贤臣相助,小白用管仲做丞相不计较射钩前嫌。

苟能隆二伯(14),安问(15)(16)

假如能像晋文齐桓兴王室襄夷狄建功业,谁还会计较同党还是仇敌?

中夜抚枕叹,相与数子(17)游。

半夜里拍着枕头感慨叹息,希望我们能像上述诸人一样建功立业。

吾衰久矣夫,何其不梦周?

也许是我早已衰老经不住打击,为什么久久地梦不见周公先贤。

谁云圣达节(18)知命故不忧(19)

谁说是圣人通达不拘于小的礼节,乐天知命而不会忧郁?

宣尼(20)悲获麟,西狩涕孔丘。

当西狩获麟时仲尼感伤不合时宜,对奇兽孔子摸着眼泪涕泣。

功业未及建,夕阳忽西流。

功业还没有来得及建立,人就像夕阳一样将要落下山去;

时哉不我与,去乎若云浮。

时光不会停滞不前等待我们完成事业,它消失的如浮云飘过一样迅疾。

朱实陨劲风,繁英落素秋。

红熟的果子在凛冽的寒风中坠地,繁茂的花儿在霜降的秋天里飘落。

狭路倾华盖(21),骇驷摧双辀。

世途险恶在狭路上翻了车辆,折断了车辕惊骇了驾车的宝马。

何意(22)百炼刚,化为绕指柔(23)

怎么也不会想到百炼的钢铁梁子,如今变成可以在指头上缠绕的柔丝。

注释

(1)悬壁:用悬黎(美玉名)做成的壁。壁是平圆形而中间有孔的玉。

(2)荆山璆:春秋时楚人卞和曾在荆山得璞玉,世称和氏壁。璆,美玉。以上两句用玉比喻卢谌的才质之美。

(3)惟:思。

(4)太公望:姜尚。《史记·齐太公世家》载,姜尚隐于渭水之滨,周文王出猎时遇到他,非常高兴,说:「自吾先君太公曰,当有圣人适周,周以兴,子真是邪?吾太公望子久矣。」因以太公望为号。

(5)叟:老头。

(6)邓生:邓禹。东汉人,他听说刘秀安抚河北,从南阳北渡黄河到邺城投奔刘秀。

(7)感激:感奋激动。

(8)白登:山名,在今大同东。

(9)曲逆:汉陈平封曲逆侯。《史记·陈丞相世家》载,刘邦曾被匈奴围于白登山七天七夜,幸得陈平用奇计解围。

(10)鸿门赖留侯:鸿门:地名,在今陕西临潼东。赖:依靠。留侯:汉张良封留侯。项羽在鸿门宴请刘邦,范增想在席中让项庄舞剑时借机杀害刘邦,幸亏张良事先谋划防备,使项庄不得下手,刘邦才得以脱险 (见《史记·项羽本纪》)。

(11)重耳:晋文公。

(12)五贤:曾随他出逃,帮他复国称霸的五位贤士,即赵衰、狐偃、贾佗、先轸、魏犨。

(13)小白相射钩:指任管仲为相。管仲先辅佐公子纠,公子纠与小白兄弟争夺君位,管仲用箭射小白,射中带钩。后来,小白即位,不记前仇,任管仲为相,终成霸业。小白,齐桓公的名。

(14)隆二伯:隆:使……兴盛,作动词用。二伯:晋文公和齐桓公,“伯”,同“霸”。

(15)党:同党,指赵衰辈。

(16)仇:指射钩之仇。

(17)数子:指姜尚至管仲等人。

(18)圣达节:通达事理,不拘常礼。《左传·成公二十五年》:「圣达节,次守节,下失节。」

(19)知命故不忧:《周易·系辞》:「乐天知命故不忧。」

(20)宣尼:孔丘,汉成帝追谥孔子为褒成宣尼公。

(21)华盖:华丽的车盖。

(22)何意:怎么会想到。

(23)绕指柔:能缠绕手指的柔软之物。

创作背景

刘琨乃西晋之英杰,为东晋名士之楷模。在并州军事失利之后,刘琨投奔鲜卑人段匹磾,与段匹磾歃血为盟,共同匡辅晋室。不料因儿子刘群得罪段匹磾,遂陷缧绁。刘琨被段匹磾所拘后,知道自己已无生望,在万念俱灰之时,曾写诗激励卢谌。然而,卢谌的答诗并未体会刘琨的诗意,只以普通之词酬和。于是,刘琨再写了这首“托意非常,掳畅幽愤”的诗歌以赠之。《重赠卢谌》其创作时间约在晋元帝大兴元年(318年)。

拼音版

chóngzèngchén

zhōngyǒuxuánběnjīngshānqiú

wéitàigōngwàngzàiwèibīnsǒu

dèngshēnggǎnqiānláixiāngqiú

báidēngxìnghóng鸿ménlàiliúhóu

chóngěrrènxiánxiǎobáixiāngshègōu

gǒunénglóngèrānwèndǎngchóu

zhōngzhěntànxiǎngshùyóu

shuāijiǔmèngzhōu

shuíyúnshèngjiézhīmìngyōu

xuānbēihuòlín西shòukǒngqiū

gōngwèijiànyáng西liú

shízāiruòyún

zhūshíyǔnjìnfēngfányīngluòqiū

xiáqīnghuágàihàicuīshuāngzhōu

bǎiliàngānghuàwéiràozhǐróu

作者简介

刘琨

刘琨

西晋诗人

刘琨(271—318),字越石,中山魏昌(今河北省无极县)人。年轻时曾为金谷二十四友之一,永嘉元年(307)时出任并州刺史。建兴二年(314)拜大将军,次年官至司空。曾多次和刘聪、石勒作战,失败后投奔幽州刺史段匹磾,谋划讨伐石勒共扶晋室,不料竟被段匹磾所杀。善文学,通音律,其诗多描写边塞生活。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