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中访袁拾遗不遇

孟浩然 〔唐代〕 孟浩然

洛阳访才子,江岭作流人。

闻说梅花早,何如北地春。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洛中访袁拾遗不遇》是唐代诗人孟浩然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诗人去洛阳寻访故人,不料挚友已经被贬江岭。诗人的心绪颇为复杂,不平、感伤、怀念交织在一起,但表现在诗里的却含蓄深沉,甚至很飘逸洒脱。用「才子」二字,表达对袁拾遗的倾慕。同时「才子」与「流人」的对比,暗喻诗人的不平之气。虽然说江岭梅花开得早,风光美妙,也不如北地家乡之春好。诗有收放自如、含蓄不露的美感。这首诗虽然短短二十个字,但其境界非常大,于情感上虽未着一字,但那种寄予的深情却在相隔千山万水的南北之间弥散开来,虽不得不淡,却至死不灭。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洛阳访才子(3)江岭(4)流人(5)

到洛阳是为了和才子袁拾遗相聚,没想到他已成为江岭的流放者。

闻说梅花早(6),何如(7)地春。

听说那里的梅花开得早,可是怎么能比得上洛阳的春天更美好呢?

注释

(1)洛中:指洛阳。

(2)拾遗:古代官职的名称。

(3)才子:指袁拾遗。

(4)江岭:江南岭外之地。岭,这里指大庾岭。唐代时期的罪人常被流放到岭外。

(5)流人:被流放的人,这里指袁拾遗。

(6)梅花早:梅花早开。

(7)北:一作“此”。

拼音版

luòzhōngfǎng访yuánshí

luòyángfǎng访cáijiānglǐngzuòliúrén

wénshuōméihuāzǎoběichūn

作者简介

孟浩然

孟浩然(诗星)

唐代著名山水田园派诗人

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被称为孟山人。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以隐士终身。曾隐居鹿门山,生六子。诗与王维并称“王孟”。其诗清淡,长于写景,多反映山水田园和隐逸、行旅等内容,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有《孟浩然集》。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