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京途中遇雪

孟浩然 〔唐代〕 孟浩然

迢递秦京道,苍茫岁暮天。

穷阴连晦朔,积雪满山川。

落雁迷沙渚,饥乌噪野田。

客愁空伫立,不见有人烟。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赴京途中遇雪》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写诗人离开家乡前往长安途中,遇到大雪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客行他乡的羁旅之愁,以及极不情愿赴京赴考试时的茫然心态和对未来的恓惶无依之感。全诗取景十分开阔,与心灵镜像呼应,运用比兴的手法,追求言外之意,描摹景物的同时,也塑造个人形象,显得含蓄隽永,回味悠长。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迢递(1)秦京道(2)苍茫(3)岁暮(4)天。

通往京城长安的路还很长,抬头看天,满眼苍茫。

穷阴(5)(6)(7),积雪满山川。

连续几日的阴天,积雪也铺满了山川。

落雁迷沙渚(8),饥(9)(10)野田。

大雁为了活着,在雪地里觅食却迷失了方向,一群乌鸦在田野里鸣叫不停。

客愁空伫立(11),不见有人烟。

我发愁而茫然站立,四处也不见有人烟。

注释

(1)迢递:遥远的样子。

(2)秦京道:通往长安的大道。秦京:京城长安原属秦地,故称。

(3)苍茫:旷远迷茫之貌。唐李白《关山月》:“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4)岁暮:年终。

(5)穷阴:指阴天,连续阴天的日子。穷,极也。

(6)晦:阴历每月的最后一天。

(7)朔:阴历每月的第一天。

(8)落雁迷沙渚:此句言雪大,使雁迷失方向。沙渚(zhǔ):沙洲,水中可居者曰渚。渚:水中的小块陆地。南朝宋谢惠连《泛湖归出楼中望月》:“哀鸿鸣沙渚,悲猿响山椒”。

(9)乌:乌鸦。

(10)噪:喧鸣。

(11)伫立:指站立。出自《诗·邶风·燕燕》:“瞻望弗及,伫立以泣。”

创作背景

《赴京途中遇雪》此诗为孟浩然于开元十六年(728)离开家乡前往长安途中,遇到大雪有感而发。诗人此次赴京的目的是去参加科考,对个人前程既充满了期待,同时又有些许犹疑不定的茫然。途中又值大雪漫天,独自跋涉于风雪旅途之上的诗人自然敏感多思。

拼音版

jīngzhōngxuě

tiáoqínjīngdàocāngmángsuìtiān

qióngyīnliánhuìshuòxuěmǎnshānchuān

luòyànshāzhǔzàotián

chóukōngzhùjiànyǒurényān

作者简介

孟浩然

孟浩然(诗星)

唐代著名山水田园派诗人

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被称为孟山人。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以隐士终身。曾隐居鹿门山,生六子。诗与王维并称“王孟”。其诗清淡,长于写景,多反映山水田园和隐逸、行旅等内容,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有《孟浩然集》。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