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崔融

杜审言 〔唐代〕 杜审言

君王行出将,书记远从征。

祖帐连河阙,军麾动洛城。

旌旃朝朔气,笳吹夜边声。

坐觉烟尘扫,秋风古北平。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送崔融》是唐代诗人杜审言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是杜审言为好友崔融而作,崔融时任唐代节度使掌书记之官。一二句以叙事方式,写友人奉命随行远征,交代送别的原因。三四句写送别的场面气魄宏大、阵势壮观。后四句写诗人设想大军到达边境后的情境,并推想此去必然扫平叛军,清除烟氛,表达了诗人对崔融的鼓励与祝愿。全诗虚实相照,机趣盎然,格调古朴苍劲,音韵铿锵流转,在写作上善于运用衬托的手法,特别是颈联用“朔气”和“边声”来反衬唐军的威严和警觉,显得十分传神,是初唐五律中不可多得的送别佳品。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君王行出将(1)书记(2)远从征。

君王将派遣大将出师远征,你作为书记官也奉命随行。

祖帐(3)连河阙,军麾(4)动洛城。

饯别的酒宴规模十分盛大,雄壮的军威轰动整个洛城。

旌旃(5)朔气(6),笳吹夜边声。

军旗在早晨的寒气中飘扬,胡笳在夜晚的边境上传鸣。

坐觉(7)烟尘扫,秋风古北平(8)

你稳坐中军筹划灭敌计谋,北方的边境秋天就能平定。

注释

(1)行出将:命令将军出征。

(2)书记:崔安成官节度使掌书记。

(3)祖帐:饯行。

(4)军麾:军旗。

(5)旌旃:一作「旌旗」。

(6)朔气:北方寒气。

(7)坐觉:顿觉。

(8)北平:郡名,今河北省东部一带。此泛指北方边地。

创作背景

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五月,契丹攻陷营州,七月朝廷命梁王武三思为榆吴道安抚大使,东征以防契丹。崔融也随军东征。崔融当时在武三思幕府掌书记。《送崔融》这首诗是作者送别他出征时所写。

拼音版

sòngcuīróng

jūnwángxíngchūjiàngshūyuǎncóngzhēng

zhàngliánquèjūnhuīdòngluòchéng

jīngzhānzhāoshuòjiāchuībiānshēng

zuòjuéyānchénsǎoqiūfēngběipíng

作者简介

杜审言

杜审言

唐代“近体诗”的奠基人之一

杜审言(645一708),字必简,襄阳(今湖北襄樊市)人。杜审言是杜甫的祖父。青年时与李峤、崔融、苏味道共称“文章四友”。高宗咸亨元年(670)中进士,任隰城尉,洛阳丞,后贬吉州司户参军。武后时任著作郎,膳部员外郎。中宗时被流放峰州,不久,复召为国子监主簿,官终修文馆直学士。杜审言恃才自傲,狂放不羁,是唐代今体诗奠基人之一,与沈佺期,宋之问齐名。有《杜审言集》。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