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寒江上有怀

孟浩然 〔唐代〕 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早寒江上有怀》是唐代诗人孟浩然所作的一首怀乡思归的抒情诗,此诗首联起兴,借鸿雁南飞,引起客居思归之情;中间二联写望见孤帆远去,想到自己无法偕同的怅惘;尾联写欲归不得的郁积之情。全诗透露出诗人在长安碰壁之后的牢骚和惘然,思乡之情和写景之句浑然一体,深沉含蓄,中间两联自然成对,毫无斧凿痕迹,显示了诗人的艺术功力。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木落(1)雁南度(2),北风江上寒。

树叶飘落大雁飞向南方,北风萧瑟江上分外寒冷。

我家襄水曲(3),遥隔楚云端(4)

我家在曲曲弯弯襄水边,远隔楚天云海迷迷茫茫。

乡泪客中尽,(5)天际(6)看。

思乡的眼泪在旅途流尽,看归来的帆在天边徜徉。

迷津(7)欲有问,平海(8)漫漫(9)

风烟迷离渡口可在何处,茫茫江水在夕阳下荡漾。

注释

(1)木落:树木的叶子落下来。

(2)雁南度:大雁南飞。南,一作“初”。

(3)襄水曲:在汉水的转弯处。襄水,即襄河,汉水流经襄阳(今属湖北)境内的一段。襄,一作“湘”,又作“江”。曲,江水曲折转弯处,即河湾。一作“上”。

(4)楚云端:长江中游一带云的尽头。云,一作“山”。

(5)孤:一作“归”。

(6)天际:天边。一作“天外”。

(7)迷津:迷失道路。津,渡口。

(8)平海:宽广平静的江水。

(9)漫漫:水广大貌。

创作背景

公元727年孟浩然曾(唐玄宗开元十五年)到长江下游漫游过一次,公元729年(开元十七年)至733年(开元二十一年)孟浩然再到吴越漫游。《早寒江上有怀》这首诗当作于漫游长江下游时期的一个秋天。

拼音版

zǎohánjiāngshàngyǒuhuái怀

luòyànnánběifēngjiāngshànghán

jiāxiāngshuǐyáochǔyúnduān

xiānglèizhōngjìnfāntiānkàn

jīnyǒuwènpínghǎimànmàn

作者简介

孟浩然

孟浩然(诗星)

唐代著名山水田园派诗人

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被称为孟山人。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以隐士终身。曾隐居鹿门山,生六子。诗与王维并称“王孟”。其诗清淡,长于写景,多反映山水田园和隐逸、行旅等内容,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有《孟浩然集》。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