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慎 〔明代〕 杨慎

垂杨垂柳管芳年,飞絮飞花媚远天。

金距斗鸡寒食后,玉蛾翻雪暖风前。

别离江上还河上,抛掷桥边与路边。

游子魂锁青塞月,美人肠断翠楼烟。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柳》是明代诗人杨慎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首联写柳在整个春天得风气之先,早早发绿;颔联借与柳相关的节令景物,继续渲染柳在春天的姿态风貌;颈联笔锋一转,写柳与人的感情的牵连;尾联紧承上联并进行引申,由写柳的悲剧色彩转而正面写人的悲剧命运。诗用齐梁体,句句围绕所咏对象,每联为一组,八句皆对,清婉绮丽,字字天成,如珠在盘,自然流转。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垂杨垂柳管芳年(1),飞絮飞花(2)远天。

不论是垂柳还是垂杨,都只顾自己的盛年;用它们的飞花飞絮取悦于遥遥的远天。

金距斗鸡寒食后(3)玉蛾(4)翻雪暖风前。

像寒食后金距斗鸡,精神异常雄健;像白蝴蝶,像翻雪,飘舞在春风面前。

别离江上还河上(5),抛掷桥边与路边。

它们离开了江上,有的被抛在了桥畔;它们离开了河上,有的被抛在了路边。

游子魂锁青塞月(6)美人肠断翠楼烟(7)

感伤它,塞外月夜,天涯游子神魂飞散;感伤它,雕楼春霄,家中美人痛断肠肝。

注释

(1)垂杨垂柳管芳年:因杨柳得春气之先,发绿最早,所以用“管”字,说它管住了春天。垂杨,即垂柳,古诗文中杨柳常通用。

(2)媚:形容柳絮轻盈妖嫋。

(3)金距斗鸡寒食后:古时斗鸡,在鸡脚上套上金爪。这句既以寒食节令,暗写柳;又以斗鸡的金爪比拟柳芽。

(4)玉蛾:白蝴蝶。

(5)别离江上还河上:古人离别时有折柳相送的习俗,取柳与“留”音。

(6)游子魂锁青塞月:暗用王之涣《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意,言塞外游子,思乡情浓,对月黯然,听到一曲《折柳》,无限伤凄。

(7)美人肠断翠楼烟:用王昌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烟,指浓绿的柳枝。

创作背景

《柳》此诗为诗人咏柳之作,当作于明嘉靖五年(1526年)前后。时杨慎因“大礼议”受廷杖,又被判谪戍于云南永昌卫,行役途中,来到永昌卫附近的板桥镇,思乡之情触景而发,作此诗。

拼音版

liǔ

chuíyángchuíliǔguǎnfāngniánfēifēihuāmèiyuǎntiān

jīndòuhánshíhòuéfānxuěnuǎnfēngqián

biéjiāngshàngháishàngpāozhìqiáobiānbiān

yóuhúnsuǒqīngsàiyuèměirénchángduàncuìlóuyān

作者简介

杨慎

杨慎

明代文学家、官员

杨慎(1488—1559),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