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京秋·烟水阔

周密 〔宋代〕 周密

长安独客,又见西风。素月丹枫,凄然其为秋也。因调夹钟羽一解。

烟水阔。高林弄残照,晚蜩凄切。碧砧度韵,银床飘叶。衣湿桐阴露冷,采凉花,时赋秋雪。叹轻别,一襟幽事,砌蛩能说。

客思吟商还怯。怨歌长、琼壶暗缺。翠扇恩疏,红衣香褪,翻成消歇。玉骨西风,恨最恨、闲却新凉时节。楚箫咽,谁倚西楼淡月。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玉京秋·烟水阔》是南宋词人周密的作品。此词抒写客中秋思,应是宋亡前客居临安时作。上片从秋容、秋声、秋色几个方面绘出一幅高远而萧瑟的图景,衬托作者独客京华及相思离别的幽怨心情。下片感慨情人疏隔、前事消歇,“怨歌长、琼壶敲缺”句又不仅限于寄托离愁别恨,也隐含着长年沉沦下僚,郁郁不得志的喟叹。结尾画出侧耳细听远处萧声悲咽,举头凝望朦胧淡月的主人公的幽独形象,凄寂情状不言自见。全词以描写结合抒情,呈现出一幅凄清的秋景图,有力的衬托作者内心的愁情,唤醒词人的沉思,来表现游子的孤寂,语言清丽精工,风格高秀婉雅。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长安独客,又见西风。素月丹枫,凄然其为秋也。因调夹钟羽一解。

烟水阔。高林弄残照,晚蜩凄切。碧砧度韵(1),银床飘叶。衣湿桐阴露冷,采凉花(2),时赋秋雪(3)。叹轻别,一襟幽事,砌蛩(4)能说。

轻烟迷蒙江天寥廓,一缕夕阳的余光,在林梢处暂歇,宛如玩弄暮色。晚蝉的叫声悲凉呜咽。捣衣砧敲出秋声秋韵,井边处飘下梧桐的枯叶。我站在梧桐树下,任凭凉露沾湿衣鞋,采来一枝芦花,不时吟咏这白茫茫的芦花似雪。感叹与她轻易离别,满腔的幽怨和哀痛,只有台阶下的蟋蟀替我诉说。

客思吟商(5)还怯。怨歌长、琼壶暗缺(6)翠扇恩疏(7)红衣香褪(8),翻成消歇。玉骨西风,恨最恨、闲却新凉时节。楚箫咽(9)谁倚(10)西楼淡月。

客居中吟咏着秋天,只觉得心情寒怯。我长歌当哭,暗中竟把玉壶敲缺。如同夏日的团扇已被捐弃抛撇,如同鲜艳的荷花枯萎凋谢,一切芳景都已消歇。我在萧瑟的秋风中傲然独立,心中无比怨恨,白白虚度了这清凉的时节。远处传来箫声悲咽,是谁在凭倚西楼侧耳倾听,身上披着一层淡月。

注释

(1)碧砧度韵:有青苔的石砧传来有节奏的捣衣声,井旁落满枯黄的桐叶。银床,井上辘轳架。古乐府《淮南王篇》:“后园作井银作床,金瓶素绠汲寒浆。”庾肩吾《九日传宴》诗:“玉醴吹岩菊,银床落井桐。”

(2)凉花:指菊花、芦花等秋日开放的花,此地系指芦花。陆龟蒙《早秋》诗:“早藕擎霜节,凉花束紫梢。”

(3)秋雪:指芦花,即所采之凉花。

(4)砌蛩:台阶下的蟋蟀。

(5)吟商:吟咏秋天。商,五音之一,《礼记·月令》:“孟秋之月其音商。”

(6)琼壶暗缺:敲玉壶为节拍,使壶口损缺。

(7)翠扇恩疏:由于天凉,主人已捐弃扇子。

(8)红衣香褪:古代女子有赠衣给情人以为表记的习俗;屈原《九歌·湘夫人》:“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醴浦。”

(9)楚箫咽:相传为李白所写《忆秦娥》词:“箫声咽,秦娥楚断秦楼月。”

(10)谁倚:各本作“谁寄”,此从《词综》卷十九、知不足斋丛书本《苹洲渔笛谱》。

创作背景

《玉京秋·烟水阔》此词为秋日伤怀之作,写作时间已不可考。词序云“长安独客”,“长安”自是指代南宋都城杭州,这首词应是宋亡以前,周密某次暂寓杭州所作。他出身士大夫家庭,家资富有,虽未有科第,还是得以在宦海中浮沉。但那时朝政日非,国势足蹙,前途暗淡,词中的感伤之气显然与当时的时局有关。

拼音版

jīngqiū··yānshuǐkuò

yānshuǐkuògāolínnòngcánzhàowǎntiáoqièzhēnyùnyínchuángpiāoshī湿tóngyīnlěngcǎiliánghuāshíqiūxuětànqīngbiéjīnyōushìqióngnéngshuō

yínshāngháiqièyuànchángqióngànquēcuìshànēnshūhóngxiāngtuìfānchéngxiāoxiē西fēnghènzuìhènxiánquèxīnliángshíjiéchǔxiāoyànshuí西lóudànyuè

作者简介

周密

周密

南宋词人、文学家

周密(1232—1298),字公谨,号草窗,原籍济南,后为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宋德祐间曾任义乌(今属浙江)令等职。宋亡隐居不仕。其词讲求格律,风格在姜夔、吴文英两家之间,与吴文英(梦窗)并称“二窗”。也曾写过一些慨叹宋室覆亡之作。并能诗文书画,谙熟宋代掌故。编有《绝妙好词》。词集名《苹洲渔笛谱》《草窗词》。存词150余首。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