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
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
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
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
《苏武庙》是唐代文学家温庭筠创作的一首咏史诗,此诗是作者瞻仰苏武庙时所作,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苏武所怀的敬意,热情地赞扬苏武的民族气节,寄托着作者的爱国情怀。全诗借凭吊古迹而致慨,遥念先贤,启迪后进,感情极为真挚。艺术方面,其一,在有关时、空描写方面,诗篇深得纵横捭阖、驰骋自如之妙;其二,灵巧、活泼的用典,使诗歌更加情思永,耐人寻味;其三,灵巧的对仗,增加了诗歌的绘画美。
苏武(1)魂销汉使(2)前,古祠(3)高树两茫然(4)。
苏武初遇汉使,悲喜交集感慨万端;而今古庙高树,肃穆庄严久远渺然。
云边雁断(5)胡(6)天月,陇(7)上羊归塞草烟。
羁留北海音书断绝,头顶胡天明月;荒陇牧羊回来,茫茫草原已升暮烟。
回日楼台非甲帐(8),去时冠剑(9)是丁年(10)。
回朝进谒楼台依旧,甲帐却无踪影;奉命出使加冠佩剑,正是潇洒壮年。
茂陵(11)不见封侯(12)印,空向秋波哭逝川(13)。
封侯受爵缅怀茂陵,君臣已不相见;空对秋水哭吊先皇,哀叹时光不还。
(1)苏武:西汉大臣,汉武帝时出使匈奴被扣多年,坚贞不屈,汉昭帝时始被迎归。
(2)使:一作“史”。
(3)古祠:指苏武庙。
(4)茫然:渺然久远之意。
(5)雁断:指苏武被羁留匈奴后与汉廷音讯隔绝。断:一作“落”。
(6)胡:指匈奴。
(7)陇:通“垄”,陇关。这里以陇关之外喻匈奴地。
(8)非甲帐:意指汉武帝已死。甲帐:据《汉武故事》记载:武帝“以琉璃、珠玉、明月、夜光错杂天下珍宝为甲帐,其次为乙帐。甲以居神,乙以自居。
(9)冠剑:指出使时的装束。剑:一作“盖”。
(10)丁年:壮年。唐朝规定二十一至五十九岁为丁。
(11)茂陵:汉武帝陵。苏武归汉时武帝已死,此借指汉武帝。
(12)封侯:封拜侯爵。
(13)逝川:喻逝去的时间。
苏武是历史上著名的坚持民族气节的英雄人物。武帝天汉元年(前100年)他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多次逼降,他坚贞不屈。后被流放到北海牧羊,直至昭帝始元六年(前81年),才返回汉朝,前后长达十九年。《苏武庙》这首诗就是作者瞻仰苏武庙后追思凭吊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