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岷山更西住,正见岷江发源处。
三巴春霁雪初消,百折千回向东去。
江水东流万里长,人今漂泊尚他乡。
烟波草色时牵恨,风雨猿声欲断肠。
《长江万里图》是明代诗人杨基所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是一首题在《长江万里图》上的诗,作者从长江发源地写起,从而想起家乡,引出他内心盘结已久的故乡愁思。家乡、长江两种意象相融相生,将游子的思乡情表现得丰满深厚,情因景显,景因情深,清新流畅,自然浑成。
我家岷山(1)更西住,正见岷江(2)发源处。
我的老家住在岷山以西,可以见到岷江发源之地。
三巴(3)春霁雪初消,百折千回向东去。
每到春天三巴冰雪渐消,化为江水曲折向东流去。
江水东流万里长,人今漂泊尚他乡(4)。
浩浩长江滚滚东流万里,流落的人至今漂泊外地。
烟波草色时牵恨,风雨猿声欲断肠(5)。
烟波草色使我经常惆怅,风雨之中愁肠不堪猿啼。
(1)岷山:在四川省北部,是长江、黄河的分水岭,岷江、嘉陵江的发源地。
(2)岷江:长冮支流,源出岷山南麓。
(3)三巴:东汉末年,益州牧刘璋分巴郡为永宁、固陵、巴三郡,后又改为巴郡、巴东、巴西三郡,称为“三巴”。相当于今四川省嘉陵江和綦江流域以东的大部地区。霁,雨雪停止,天气放晴。
(4)尚他乡:还在异地作客。
(5)断肠:形容悲伤到了极点。
南宋画家夏圭曾画过一幅《长江万里图》,杨基看了这幅画,想起岷山西的家乡,家乡的岷山西为岷江之发源地。诗人观《长江万里图》时是先在图上找到了家乡的位置(而岷山当时又被认为是长江的发源地),而后顺源头而下,才将目光投向那泻千里的滔滔江水的,作者原籍四川后寄居长江下游的吴中地区,故深怀漂泊之感,于是写下《长江万里图》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