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草》是元末明初诗人杨基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首联写春草葱茏的美景,颔联一吊古,一伤别,写由春草惹起的愁思,颈联把春草野花比作六朝时的歌扇和舞裙,透出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叹,尾联描绘了一幅充满田园气息的牧人晚归图,诗紧扣春草这一主题,化用典故,寓情于景,意境隽永,耐人寻味。
嫩绿柔香远更浓,春来无处不茸茸(1)。
春天来了,到处是一片葱茏的绿色,柔嫩的芳草,散发出阵阵清香,极目眺望,只见越往远处,草色越是浓密。
六朝旧恨(2)斜阳里,南浦新愁(3)细雨中。
想起六朝旧恨,南浦送别的场景。再回到眼前的景物,在迷离的草色中。
近水欲迷歌扇(4)绿,隔花偏衬舞裙红。
水边的春草和野花都似乎变成了当年的歌扇和舞裙,当年的歌扇和舞裙化作了今日的春草和野花。
平川(5)十里人归晚,无数牛羊(6)一笛风。
平川十里,牧入暮归,在茫茫的草色中,只见无数牛羊在慢慢蠕动,晚风习习,传来一阵阵悠扬的笛声。
(1)茸茸:茂盛的样子。
(2)六朝旧恨:指六朝的亡国之恨。六朝,三国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其都城均在南京。“六朝之恨”,指亡国之恨。
(3)南浦新愁:指别离之愁。南浦:南面的水边,多指送别之所。
(4)歌扇:唱歌时用的扇子。
(5)平川:平坦的原野。
(6)牛羊:一作“牛马”。
《春草》这首诗写于南京,诗人看到融融春辉,想起南京曾是六朝古都却衰败,这些悲伤被眼前的春景冲散,引起诗人对生命的思考而写下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