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家全盛日,台鼎何陆离!
台鳌翼娲皇,炼石补天维。
一回日月顾,三入凤凰池。
失势青门傍,种瓜复几时?
犹会众宾客,三千光路岐。
皇恩雪愤懑,松柏含荣滋。
我非东床人,令姊忝齐眉。
浪迹未出世,空名动京师。
适遭云罗解,翻谪夜郎悲。
拙妻莫邪剑,及此二龙随。
惭君湍波苦,千里远从之。
白帝晓猿断,黄牛过客迟。
遥瞻明月峡,西去益相思。
《窜夜郎于乌江留别宗十六璟》是中国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是李白于流放之前同前来相送的妻子和妻弟宗璟的诀别抒怀,是李白在踏上流放途程前的一曲含冤负屈、感慨伤怀之悲歌。全诗从内容上大致可以分为三层:自首句“君家全盛日”到“松柏含荣滋”是第一层,为盛夸宗氏门第的显赫历史,并以宗氏的败落影射己身今日之获罪;自“我非东床人”到“千里远从之”是第二层,为诗人对亲往送行的妻子宗氏及妻弟宗璟的致谢,内中又直诉其冤情;最后四句为第三层,为诗人料想路程遥远,途中自有无数险阻,并预先表达了对亲人们的思念之情。其思想意义在于深刻揭示了封建统治者的刻薄寡恩。
君家全盛日,台鼎(1)何陆离(2)!
君家兴旺之时,位列三公何其美盛。
台鳌翼(3)娲皇(4),炼石补天维(5)。
台断鳌足辅佐女娲,炼五色之石以补天。
一回日月顾,三入凤凰池(6)。
维一朝日月垂顾,曾得三入中书省。
失势青门傍,种瓜复几时?
虽在青门旁失势,但像邵平种瓜青门外又有几时?
犹会众宾客,三千光路岐。
依然与旧时宾客相会,三千之众光亮了大道小路。
皇恩雪愤懑,松柏含荣(8)滋。
天恩昭雪得洗愤懑,松柏之树因之也葆含荣华。
我非东床人,令姊(9)忝(10)齐眉(11)。
我非如王逸少,与你姐结为夫妻。
浪迹未出世(12),空名动京师。
浪迹天下尚未出世,名声已惊动了京师。
适遭云罗(13)解,翻谪夜郎悲。
适才自狱中而出,却又遇流放夜郎之悲。
拙妻莫邪剑,及此二龙(14)随。
拙妻如莫邪剑,与我如二龙相随而深感愧疚。
惭君湍波苦(15),千里远从之。
你受此浪打风吹之苦,千里之远前来送我。
白帝(16)晓猿断,黄牛(17)过客迟。
白帝山中猿声断,黄牛峡前过客赶。
遥瞻明月峡(18),西去益相思。
遥望明月峡,向西而行益增相思。
(1)台鼎:高位的意思。旧称三公为台鼎,如星有三台,鼎有三足。
(2)陆离:美好的意思。
(3)翼:在诗中作动词,有“辅佐”的意思。
(4)娲皇:指武则天。
(5)补天维:就是辅弼朝政之意。维:系物大绳。“天维”即系天大绳。
(6)凤凰池:也称“凤池”,为禁苑中的池沼。魏晋南北朝时设中书省于禁苑,掌管政府机要,故称中书省为凤凰池。
(7)路歧:歧路,岔道。
(8)含荣:开花,亦形容茂盛。
(9)令姊:指李白妻宗氏。
(10)忝:作“有愧”讲。
(11)齐眉:此处指结为夫妻。
(12)浪迹未出世:“浪迹”句:言李白待诏翰林事。
(13)云罗:密罗如云。
(14)二龙:指干将、莫邪二剑。
(15)湍波苦:风浪颠沛之苦。
(16)白帝:即白帝山,在四川奉节县城东瞿塘峡口。
(17)黄牛:山名,在今湖北宜宾市西北八十里,峙江而立,亦称黄牛峡。
(18)明月峡:在今四川巴县西北。
《窜夜郎于乌江留别宗十六璟》这首诗写于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当时诗人李白已入暮年,为58岁,并受到了长流夜郎(今贵州遵义一带)的处分。在流放出发之前,李白妻子宗氏和妻弟宗璟前来相送,李白因写此诗诀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