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道巴陵北,天山弱水东。
相看万馀里,共倚一征蓬。
零雨悲王粲,清尊别孔融。
裴回闻夜鹤,怅望待秋鸿。
骨肉胡秦外,风尘关塞中。
唯馀剑锋在,耿耿气成虹。
《西使兼送孟学士南游》是唐朝诗人卢照邻创作的一首赠别诗。该诗通过叙述自己将与友人别离各奔西东和臆想离别之后的情景,表达了作者羁旅之愁与送别友人之悲交织在一起的复杂之情,和自己虽未获功名却仍积极进取的乐观向上精神。全诗采用了情景交映、虚实结合等手法,语言流畅自然,一气呵成而又起伏跌宕。
地道巴陵(1)北,天山弱水(2)东。
(孟学士)要通过三峡前往巴陵的北边,(而我)经过天山到达弱水的东边。
相看万馀里(3),共倚(4)一征蓬(5)。
我们所去的地方都有万里之遥,此次分别我俩都像飘蓬一样行踪不定。
零雨(6)悲王粲(7),清尊别孔融(9)。
自己西去像王粲避难荆州一样,孟学士南游像孔融赋闲在家一样。
裴回闻夜鹤(11),怅(12)望待秋鸿(13)。
往返回旋能听到鹤在夜里鸣叫,怅然若失地望着大雁秋来能带去信息。
骨肉胡秦外(14),风尘关塞(15)中。
分离的至亲还在家乡,我还在辛苦行走在关山要塞之中。
唯(16)馀剑锋(17)在,耿耿(18)气成虹。
自己虽读书未获功名,但积极进取的志气并未泯灭。
(1)地道巴陵:地道:隘道,此当指长江三峡一带狭窄处。巴陵:郡名,唐改岳州为巴陵郡,治所在巴陵(今湖南岳阳市)。
(2)天山弱水:天山:指横亘在今肃、青海一带的祁连山,匈奴人称天为祁连;唐时称伊州(今新疆哈密)、西州(今新疆吐鲁番东南)以北一带山脉为天山。弱水:古人称浅水或不流舟楫的河流为弱水,意为水弱不能胜舟;传说甚至有不胜芥或不胜鸿毛的。古籍所载弱水甚多,这里指西北绝远之处,即今青海一带。
(3)万馀里:一万多里,极言其远,非指实有里数。馀,同“余”。
(4)倚:倚靠。
(5)征蓬:蓬草,也叫飘蓬、飞莲,枯后根断遇风飞旋,用以比喻经常远行的人。
(6)零雨:下雨。
(7)王粲:字仲宣,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县西南)人,东汉末文学家、诗人,“建安七子”之一。这里代指王勃。
(8)清樽:清酒一杯。清:指酒。樽:酒器。
(9)孔融:字文举,鲁(今山东曲阜)人,孔子第二十代孙,官至北海(今山东昌乐西)相,故世称孔北海,东汉末年文学家、诗人,“建安七子”之一。这里以孔融比喻孟学士。
(10)徘徊:往返回旋的样子。
(11)夜鹤:鹤夜里鸣叫。
(12)怅:失意,懊恼。
(13)鸿:大雁,季候鸟,秋来冬去,有鸿雁传书之说。
(14)骨肉胡秦外:骨肉:比喻至亲。胡秦外:指诗人家乡幽州范阳。胡,古代对北方和西方各少数名族的泛称。秦,古邑名,即秦城、秦亭,在今甘肃清水县东北。秦代祖先非子始封于此,是秦的最早都邑。
(15)风尘关塞:风尘:指行旅,含有辛苦之意;也指污浊、纷扰的生活。这里的风尘指仕宦。关塞:关山要塞,指出入的要道。
(16)唯:唯独,只有。
(17)剑锋:宝剑的锋刃,代指宝剑,这里指胸中抱负。
(18)耿耿:光明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剑锋”的光芒。
唐高宗显庆五年(660年),卢照邻奉命调任益州新都(今四川成都附近)尉,即将离开长安之时,适逢因编撰《瑶山玉彩》五百卷有功而累转著作郎加弘文馆学士的友人孟利贞游江南,于是创作《西使兼送孟学士南游》赠予好友。
《西使兼送孟学士南游》该诗是一篇感情真挚浓郁的友情诗。诗的前四句是说即将与友人离别,友人孟学士将要南下湖湘,此行可能经过狭窄陡峭的长江三峡,而自己则要西出塞外,与友人天各一方,相距万里之遥,故不胜悲伤。这几句笔力苍劲飞动,写得很有气势,特别是开头两句,场面开阔宏大。
“零雨悲王粲”一句中的王粲是东汉末诗人,“建安七子”之一。这里代指王勃。唐人诗中用典,多喜用今人与前代名人同姓者比附,此即一例。这句是因王勃被贬斥而生悲伤借爱之情。“清樽别孔融”中的“孔融”是东汉末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这里当代指孟学士,以其才能、好客喜士与孔融相似而设喻。两句用典,一以姓同而比,一以事类,都很贴切身份。“徘徊”两句是设想之辞,说自亡与孟学土分别后将会彻夜不眠,望眼欲穿,等待大雁把信捎来。“骨肉”两句亦写别后情状,唯“胡秦外”与“关塞中”措语略嫌重复,只涉自己“西使”,而未切友人“南游”,但从通篇来看,不过是白璧微遐。
最后两句说剑锋耿耿,一则是比喻友人一腔正气,充沛天地。同时也暗示出自已“抱剑钦专”,“但令一顾重,不馁百身轻”(《刘生》),为国家荡平外寇、铲除奸佞的凌云壮志。
该诗送人而兼寓自已襟怀抱负,故题旨就比一般单纯写送别的诗深刻,特别是最后两句,使全篇陡然一振,豪情洋溢,托兴深远,就更非一般小儿女态临歧沾襟、凄楚伤感之作可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