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后

杜甫 〔唐代〕 杜甫

冬至至后日初长,远在剑南思洛阳。

青袍白马有何意,金谷铜驼非故乡。

梅花欲开不自觉,棣萼一别永相望。

愁极本凭诗遣兴,诗成吟咏转凄凉。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至后》是杜甫在广德二年(764年)冬至前后所做的七言律诗。此诗为故乡未平,诗人远羁剑外,触景伤情,故借诗咏怀。抒发了诗人对故乡、对亲人的深切思念。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冬至至后日初长(1),远在剑南(2)思洛阳。

冬至之后,白天渐长而黑夜渐短。我在远远的成都思念洛阳。

青袍白马(3)有何意,金谷铜驼非故乡(4)

我在严武的幕府中志不自展,成都虽也有如金谷、铜驼一类的胜地但毕竟不是故乡金谷铜驼。

梅花欲开不自觉,棣萼(5)一别永相望。

梅花正含苞欲放,我不自觉地想起我洛阳的兄弟朋友。

愁极(6)本凭诗遣兴,诗成吟咏转凄凉。

愁闷极了,本想写诗来排愁,没想到越写越凄凉了。

注释

(1)日初长:指冬至之后,白天逐渐由短变长。

(2)剑南:这里指蜀地。因在剑门关以南,故称。

(3)青袍白马:此和《洗兵行》中所用不是一个意思。这里指的是幕府生活。

(4)非故乡:金谷铜驼,洛阳皆遭乱矣,物是人非。

(5)棣萼:以比喻兄弟。

(6)愁极:意为愁苦极时本欲借诗遣怀,但诗成而吟咏反觉更添凄凉。

创作背景

诗人杜甫写《至后》此诗时,正在剑南朋友严武那里做幕僚,杜甫此时虽蒙剑南节度使严武的器重,过着青袍白马的幕府生活,但有志不得伸,有乡不得归,身在四川,心在洛阳,杜甫的青少年时期是在洛阳度过的。秋去冬来,花开花落,物换星移,触景伤情。于是只好借诗咏怀,排遣苦闷。《至后》全诗兼用比,兴手法,表达了诗人眷恋乡土和怀念兄弟的真挚感情。

拼音版

zhìhòu

dōngzhìzhìhòuchūzhǎngyuǎnzàijiànnánluòyáng

qīngpáobáiyǒujīntóngtuófēixiāng

méihuākāijuéèbiéyǒngxiāngwàng

chóuběnpíngshīqiǎnxìngshīchéngyínyǒngzhuǎnliáng

作者简介

杜甫

杜甫(诗圣)

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举进士不第,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炼,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存诗一千四百多首,有《杜工部集》。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