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宵自遣》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首联谓诗人念年光消逝,而蜗此山居;颔联和颈联描写春宵的所见所闻,无不美好;尾联描写了诗人摆脱了世事纷乱后的从容、恬静的心境。全诗语言质朴,风格清新流丽,韵味深厚。
地胜(1)遗(2)尘事(3),身闲念岁华(4)。
身处景物美好的地方,能使人忘却纷扰的凡尘俗事。身心悠闲时,便会记挂起四季的美好景物。
晚晴风过竹,深夜月当(5)花。
晴朗的夜空中,风儿吹过竹林;深夜时分,清朗的月光映照在花儿上。
石乱知泉咽,苔荒任(6)径斜。
山泉在乱石中流淌,声音幽咽。小路斜斜,上面布满了苔藓。
陶然(7)恃(8)琴酒,忘却在山家。
我无比畅快地寄情于琴韵酒兴,忘记了自己身处深山人家。
(1)胜:风景优美。
(2)遗:忘。
(3)尘事:世俗交际之事。
(4)岁华:年华,亦指美好景物。
(5)当:对,映照。
(6)任:任凭。
(7)陶然:舒畅快乐的样子。
(8)恃:倚赖。
唐武宗会昌四年(844年),诗人闲居永乐县(今山西芮城),写下《春宵自遣》这首诗以遣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