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宵自遣

李商隐 〔唐代〕 李商隐

地胜遗尘事,身闲念岁华。

晚晴风过竹,深夜月当花。

石乱知泉咽,苔荒任径斜。

陶然恃琴酒,忘却在山家。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春宵自遣》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首联谓诗人念年光消逝,而蜗此山居;颔联和颈联描写春宵的所见所闻,无不美好;尾联描写了诗人摆脱了世事纷乱后的从容、恬静的心境。全诗语言质朴,风格清新流丽,韵味深厚。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1)(2)尘事(3),身闲念岁华(4)

身处景物美好的地方,能使人忘却纷扰的凡尘俗事。身心悠闲时,便会记挂起四季的美好景物。

晚晴风过竹,深夜月(5)花。

晴朗的夜空中,风儿吹过竹林;深夜时分,清朗的月光映照在花儿上。

石乱知泉咽,苔荒(6)径斜。

山泉在乱石中流淌,声音幽咽。小路斜斜,上面布满了苔藓。

陶然(7)(8)琴酒,忘却在山家。

我无比畅快地寄情于琴韵酒兴,忘记了自己身处深山人家。

注释

(1)胜:风景优美。

(2)遗:忘。

(3)尘事:世俗交际之事。

(4)岁华:年华,亦指美好景物。

(5)当:对,映照。

(6)任:任凭。

(7)陶然:舒畅快乐的样子。

(8)恃:倚赖。

创作背景

唐武宗会昌四年(844年),诗人闲居永乐县(今山西芮城),写下《春宵自遣》这首诗以遣怀。

拼音版

chūnxiāoqiǎn

shèngchénshìshēnxiánniànsuìhuá

wǎnqíngfēngguòzhúshēnyuèdānghuā

shíluànzhīquányāntáihuāngrènjìngxié

táoránshìqínjiǔwàngquèzàishānjiā

作者简介

李商隐

李商隐(七律圣手)

晚唐著名诗人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溪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开成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李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所作咏史诗多托古以讽时政,无题诗很有名。擅长律绝,富于文采,构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独特风格。然有用典太多,意旨隐晦之病。与温庭筠合称“温李”,与杜牧并称“小李杜”。有《李义山诗集》。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