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曲·笔头风月时时过

姚燧 〔元代〕 姚燧

笔头风月时时过,眼底儿曹渐渐多。

有人问我事如何,人海阔,无日不风波。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阳春曲·笔头风月时时过》是元代文学家姚燧创作的散曲作品。这支小令从感叹时光流逝开始,写到家庭生活以及人世社会,表达了作者对世事忧虑和对现实不满的苦闷之情。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笔头风月(1)时时过,眼底儿曹(2)渐渐多。

吟风咏月的笔墨生涯匆匆流过,眼底下儿孙小辈日渐增多。

有人问我事如何,人海阔(3),无日不风波(4)

有人问我人事如何。人海无边的辽阔,没有一天没有风波。

注释

(1)风月:笔下描绘的清风明月。

(2)儿曹:小儿辈,指晚辈的青年。

(3)人海阔:指人事纷纭复杂。

(4)风波:喻人事的复杂和仕途的艰险。

创作背景

《阳春曲·笔头风月时时过》这首散曲具体的创作时间已无从考证。姚燧一生有着历居显要、高官厚禄的生活经历。但宦海沉浮,他也体验过仕途风波的变幻莫测。诗人面对元代社会上层内部倾轧的现实,慨叹之中创作此篇。

拼音版

yángchūn··tóufēngyuèshíshíguò

tóufēngyuèshíshíguòyǎnércáojiànjiànduō

yǒurénwènshìrénhǎikuòfēng

作者简介

姚燧

姚燧

元代文学家

姚燧(1238—1313),字端甫,号牧庵,原籍营州柳城(今辽宁朝阳),迁居河南洛阳。少孤,为伯父姚枢所抚养,后被荐为秦王府文学,官至翰林学士承旨、集贤大学士。能文,与虞集并称。散曲抒个人情怀之作较多,曲词清新、开阔;摹写爱情之曲作,文辞流畅浅显,风格雅致缠绵。与卢挚并称“姚卢”。原有集,已散佚,清人辑有《牧庵集》。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