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上高楼去避愁,愁还随我上高楼。
经行几处江山改,多少亲朋尽白头。
归休去,去归休。不成人总要封侯?
浮云出处元无定,得似浮云也自由。
《鹧鸪天·欲上高楼去避愁》是南宋词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抒发了词人壮志难酬的无限愁绪,情真意切,感人肺腑。上片写难以排遣的因江山易改、亲朋老去所致愁苦,寄托的是作者报国无路、知音难诉的悲愤。下片写自己意欲归耕,努力摆脱这种愁苦而不再想功名之事的愿望,并通过“浮云”二句实为自喻,寄托了词人追求自由的生活理想。
欲上高楼去避愁,愁还随我上高楼。
心想到高楼上观看美景躲避忧愁,忧愁还是跟着我上了高楼。
经行(1)几处江山改,多少亲朋尽白头(2)。
我走过好几个地方江山都已面目全非,许许多多亲戚好友都已白了头。
归休去(3),去归休。不成(4)人总要封侯?
回家退休吧,回到家中去休息。难道个个都要到边塞去立功封侯?
浮云出处元(5)无定,得似(6)浮云也自由。
浮云飘去飘来本来没有固定之处,我能够像浮云那样随心来去,该有多么自由。
(1)经行:经过。
(2)白头:头发变花白。
(3)归休去:退休、致仕。去,语助词。
(4)不成:反诘词,难道。
(5)出处元:出处,指出仕与隐处,做官与退隐。元,同“原”。
(6)得似:真是,宋元问人口语。
《鹧鸪天·欲上高楼去避愁》这首诗具体创作年代无从得知。从词意上推断,此词可能是作于词人久经官场生涯的中年以后。在长久的官场生涯中,作者看透了其间尔虞我诈的种种现实,看透了官场在富贵生活的表象下掩盖着的种种风波险恶,自己一生追求的期望凭借马上杀伐恢复中原故土以博取功名富贵的雄心,也在年复一年的官场生涯中消磨殆尽,因而对官场颇产生一种极端厌倦的情绪。在仕宦与归隐的得失之间,他思之筹之,不得要领,因而愁绪百结,久不能脱。词人最终思考的结果是,自由自在的生活,绝为一种惬意的选择。这首词即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