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女

黄景仁 〔清代〕 黄景仁

汝父年来实鲜欢,牵衣故作别离难。

此行不是长安客,莫向浮云直北看。

复制 复制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幼女》是清代诗人黄景仁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写诗人终年奔走,不得和儿女叙享天伦之乐的无奈,表现了诗人在人生现实和亲情之间的两难选择。此次离家,幼女牵衣,眼前的依恋,别后的相思,羁旅的孤苦,生活的艰辛,郁积于诗人心头,最后在万般无奈的伤感中,把难舍的亲情推向了高潮。全诗运用白描手法,语言平实,如话家常,真切感人。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汝父年来实(1)欢,牵衣(2)作别离难。

你的父亲这一年来实在没什么值得欢欣的事情,所以你牵着为父的衣襟将要别离时尤其觉得伤心难过。

此行不是长安(3)客,莫向浮云直北(4)看。

这次不是去京城,所以你要是想父亲了,不要再向北方张望了。

注释

(1)鲜:少。

(2)故:久。

(3)长安:唐时都城,旧时用作都城的代称。这里指代北京。

(4)直北:正北。

创作背景

《幼女》这首诗大约作于乾隆三十五年(1770)。黄景仁的老师邵齐焘去世以后,黄景仁深感“益无有知之者,以为浪游”,寻找知音和出路。他在《自叙》里曾说:“家益贫,出为负米游。”他告别家人,不是经商致富,更不是走马上任,而是为了觅得一点糊口的东西。然而对于这位四岁丧父、又无兄弟帮衬的年轻人来说,上有老母,内有娇妻,下有幼女,不能不时时牵挂。临别时,诗人写下了这首诗。

拼音版

yòu

niánláishíxiǎnhuānqiānzuòbiénán

xíngshìzhǎngānxiàngyúnzhíběikàn

作者简介

黄景仁

黄景仁

清代诗人

黄景仁(1749—1783),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集》。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