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坐岩之曲,悠然无俗纷。
酌酒呈丹桂,思诗赠白云。
烟霞朝晚聚,猿鸟岁时闻。
水华竞秋色,山翠含夕曛。
高谈十二部,细核五千文。
如如数冥昧,生生理氛氲。
古人有糟粕,轮扁情未份。
且当事芝术,从吾所好云。
《赤谷安禅师塔》是唐初著名诗人卢照邻所作的一首诗。该诗将诗情与禅境相结合,描写了安禅师塔多姿多彩的自然环境,表现出了诗人对自然的皈依以及对经卷的批判之情。
独坐岩之曲(1),悠然无俗纷(2)。
独坐在深深的山谷,悠然无纷纷的俗情。
酌酒呈丹桂,思诗赠白云。
酒香与桂香一齐飘散,诗情与白云一同飞升。
烟霞朝晚聚,猿鸟岁时闻。
烟霞朝起晚又落,秋来猿啸马又鸣。
水华竞秋色,山翠含夕曛(3)。
水光与秋色相映,青山衬夕阳火红。
高谈十二部(4),细核五千文(5)。
高谈佛典十二部,细说老子道德经。
如如(6)数冥昧(7),生生(8)理氛氲(9)。
真如之数难明晓,生生之道见分明。
古人有糟粕,轮扁情未份(10)。
古人之言有糟粕,轮扁心得说不清。
且当事芝术(11),从吾所好云。
且去山中种芝草,生活原本为称心。
(1)曲:深隐之处,此处指山谷。
(2)俗纷:俗纷:诸多世间事。纷:杂乱。
(3)曛:日落的余光。
(4)十二部:佛教的所有经典分为十二类,称十二部。据《智度论·三十三》,此十二类为:一、契经,二、应颂,三、讽颂,四、因缘,五、本事,六、本生,七、未曾有,八、譬喻,九、论义,十、自说,十一、方广,十二、授记。
(5)五千文:老子《道德经》,其书约五千字,故称。
(6)如如:亦名真如,用人们的智慧所解知的佛教真理。法性之理体,不二平等,故云如,彼此之诸法皆如,故云如如。
(7)冥昧:模糊幽暗。
(8)生生:既为佛教名词,亦为中国传统哲学术语。佛教名词乃小乘佛教萨婆多部(意译一切有部)的主张。本无今有叫作“生”,能生此“生”名为“生生”。该诗中“生生”应为中国传统哲学中术语,指新旧变化中新事物的产生。《易·系辞上》:“生生之谓易。”
(9)氛氲:盛貌。
(10)轮扁情未份:此处用轮扁斫轮的典故。《庄子·天道》:“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斫轮于堂下……曰:‘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
(11)事芝术:种芝草。古人以为芝是仙草,服之可以长生,故称灵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