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董判官

高适 〔唐代〕 高适

逢君说行迈,倚剑别交亲。

幕府为才子,将军作主人。

近关多雨雪,出塞有风尘。

长策须当用,男儿莫顾身。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送董判官》是唐朝诗人高适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诗中陈述董判官胸怀良策,仗剑出京,辞亲赴边御敌,诗人祝愿他要经得起边关的雨雪风尘之苦,为保卫边疆贡献计策,奋不顾身。诗人一生常以“万里不惜死”,“临戎觉命轻”的志向鞭策督促自己,随时准备为祖国贡献自己的一切,甚至生命。此诗一扫缠绵之词,立意高远,出语豪迈,具有强烈的献身精神。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逢君说行迈(1)倚剑(2)交亲(3)

听说你要出门远行,仗剑辞别朋友亲人。

幕府(4)为才子,将军(5)作主人。

幕府之中堪为才子,将军作主任用贤能。

近关多雨雪,出塞有风尘。

边关一带常多雨雪,出塞途中风沙阵阵。

长策(6)须当用,男儿莫顾身(7)

安边良策应当贡献,男儿报国莫惜生命。

注释

(1)行迈:远行。

(2)倚剑:仗剑。

(3)交亲:交结很深的亲友。

(4)幕府:军队出征施用帐幕,故将军的府署称为幕府。

(5)将军:指董判官的上级将领。

(6)长策:好计策。

(7)莫顾身:不顾惜自身。

创作背景

《送董判官》此首赠别诗,不写惜别之情,多激励慰勉之词,是天宝十一载(752),高适在长安所作。

拼音版

sòngdǒngpànguān

féngjūnshuōxíngmàijiànbiéjiāoqīn

wéicáijiāngjūnzuòzhǔrén

jìnguānduōxuěchūsàiyǒufēngchén

chángdāngyòngnánérshēn

作者简介

高适

高适

唐朝中期名臣、边塞诗人

高适(704—765),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蓚(今河北景县)人。早年仕途失意。后来客游河西,先为哥舒翰书记,后历任淮南、四川节度使,终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其诗以七言歌行最富特色,笔力雄健,气势奔放。边塞诗与岑参齐名,并称“高岑”,风格也大略相近。有《高常侍集》。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