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昔有凌云赋,何意陆沉黄绶间。
头白眼花行作吏,儿婚女嫁望还山。
心犹未死杯中物,春不能朱镜里颜。
寄语诸公肯湔祓,割鸡令得近乡关。
《次韵柳通叟寄王文通》是北宋诗人黄庭坚于元祐二年(1087年)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的首联高赞好友的才华,感慨其官职卑微,不得其用;颔联赞扬好友高尚品格的赞扬,对其贫寒处境表示理解与同情;颈联则刻画出好友放旷不羁的性格与时光流逝的伤感;尾联透露出才士沉沦的悲愤。全诗造句生新峭拔,章法开阖动荡,步步曲折,前后顿挫,语言明净而生动贴切。
故人昔有凌云赋(1),何意陆沉黄绶(2)间。
老朋友以前就写过壮气凌云的辞赋,哪里想到他会沉埋在卑官中间?
头白眼花行作吏(3),儿婚女嫁望还山。
如今已头白眼花,还要仕途奔走,待到儿婚女嫁之后,才可望回到家山。
心犹未死杯中物(4),春不能朱镜里颜。
只有对杯中美酒心还未死,纵使春天也不能恢复镜里的朱颜。
寄语诸公肯湔祓(5),割鸡(6)令得近乡关。
我想寄语当权的诸公:如果你们肯荐拔的话,那就请让他在离家乡近的县份当官吧
(1)故人昔有凌云赋:谓王文通文才出众,却任职低微。凌云赋:据《汉书》卷五十七记载,司马相如作《大人赋》献汉武帝,武帝读之,“飘飘有凌云之气”。
(2)陆沉黄绶:陆沉,诗中比喻生活在人世间而实际过着避世的生活。黄绶,汉代的县丞,官职卑微,佩黄色的绶带。
(3)行作吏:担任吏职。
(4)杯中物:指酒。
(5)湔祓:洗手去秽。
(6)割鸡:指任县官之职。
《次韵柳通叟寄王文通》作于元祐二年(1087年)。正值旧党执政,诗人入京调任史官,但他并未感到春风得意,而是对激烈的党争十分反感。时不仅新旧两党斗争剧烈,而且旧党内部也各立门户,党同伐异,所以诗人呼吁消弥党争、重用人材。这首诗正是诗人内心不平之气的反映。